贯彻实施反有组织犯罪法、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市卫健委——
开展行业清源提升行动 书写生命至上健康答卷





开展“阳光医美”主题活动。开展违法行为“回头看”工作。
开展中医医疗机构依法执业专项监督检查。开展医疗机构依法执业风险排查。 开展“送法上门”活动。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以来,济南市卫健委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以“扫黑除恶斗争质效提升年”活动为载体,以整治医疗行业乱象为抓手,着力落实四项举措,扎实开展“行业清源”质效提升行动,建立健全防范打击黑恶势力的长效机制,切实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坚持高位推进铸就为民执法利剑
行业乱象是滋生黑恶势力的重要土壤,开展行业领域整治是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的必然要求。济南市卫健委坚持把医疗行业乱象整治作为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的重点工作,以信念坚定、作风优良、业务过硬的蓝盾铁军为执法利刃,严厉打击医疗行业违法行为,推动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向纵深发展。
强化组织领导,下好“先手棋”。济南市卫健委党组高度重视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坚持把医疗行业乱象整治作为政治大事来抓、作为本职要事来抓、作为民生实事来抓。成立了由市卫健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业务处室为成员的扫黑除恶斗争领导小组,并制定下发了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细化了工作任务,层层压实责任,全面排查梳理行业乱象和涉黑涉恶问题线索,建立工作台账,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整治举措,推动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取得实效。
加强学习培训,练好“基本功”。“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市卫健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认识筑牢护卫人民健康的思想根基,开展卫健系统反有组织犯罪法专题学习,确保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始终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通过派员参加实训基地培训学习、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成立研学小组、参加卫生监督执法技能大赛、卫生监督执法微课大赛、开展优秀案例评查等方式,鼓励钻研深学,培养精兵强将,提升执法人员整体业务水平。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市卫健委报市司法局的法治研究课题连年获奖,多名执法人员通过国家法律执业资格考试。切实做到真学真用、知行合一,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的强大动力。
立足工作实际,打好“主动仗”。为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根据市扫黑办关于组织开展重点行业领域集中整治行动工作部署安排,紧盯全市卫生健康领域行业整治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组织开展卫生健康行业领域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专题调研活动,采用实地走访、视频连线、开展座谈和随机访谈相结合等形式,深入调查了解本行业领域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开展情况,进一步梳理责任清单和问题清单,分析研究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符合实际、操作性强的对策建议,推进整改落实,进一步巩固扫黑除恶阶段性成果。
凝聚工作合力拓宽线索来源渠道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无证行医等扰乱医疗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通常较为隐蔽,给依法查处带来较大困难。为了精准打击非法行医行为,市卫健委凝聚多方合力,利用各种方式,畅通渠道,完善线索来源,使违法行为无处遁逃。
加强协管建设,形成网格化监管。充分加强卫生监督协管建设,明确协管工作职责,扩大协管员队伍,提升协管员执法水平,完善市、区、镇、村三级四层监督力量,形成“覆盖面广、打击度深”的立体监管体系。目前,全市共有卫生监督协管员759名,定期开展非法行医巡查和打击效果回访,2022年巡查2286户次,报告违法线索8条次。
加强社会监督,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在充分发挥卫生监督协管员哨点作用前提下,市卫健委充分依靠人民群众社会监督的力量,对投诉举报信息100%受理查实、对违法行为100%依法处罚。近两年打击无证行医案件中,来源为社会举报的占比为60%。对12345热线工单、信访转办件中举报的非法行医行为,依法严肃查处,回复率和满意率均达到100%。
创新监管方式,探索“互联网+智慧监管”。在51家医疗机构的手术室、药房、消毒供应室等重点区域安装远程监控设备,建立远程实时、精准高效、可追溯的线上监管模式,实现智慧监管。
重拳打击违法深化多元监管机制
举网以纲,千目皆张。按照省卫健委攻坚突破年、效能提升年活动方案和民营医院管理年活动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市卫健委将投诉举报较多的社会办医疗机构和泌尿、消化、生殖(不孕不育)、妇产(妇科疾病和人流手术)、肿瘤、医疗美容、皮肤等医疗乱象突出的领域作为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的重点,将无证行医查处、不合理医疗检查、依法执业等作为重中之重,精准出击、重拳查处,有力打击医疗乱象,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打击无证行医作为常态化工作,卫健监督人员采取明察暗访、网格梳理、部门联动、严厉打击、定期回访等举措,对无证行医违法行为实行全链条、零容忍的打击模式。去年至今,我市共查处无证行医案件85起,有效净化了医疗市场。
开展不合理医疗检查深入治理专项监督执法行动。在2021年不合理医疗检查专项治理行动的基础上,针对发现问题较多的专业和领域,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病理学检查等不合理医疗检查等违法行为,曝光典型案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行为,规范医疗机构执业行为,促进合理检查,减轻患者负担。
开展医疗机构依法执业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在医疗机构依法执业风险排查专项行动的基础上,对4266家医疗机构进行了现场核查,对检查中发现的超出诊疗科目执业;医师未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执业的;未按规定填写、保管病历资料等突出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共立案171起,罚款141.07万元,没收违法所得1.0752万元。
实施济南市“阳光医美”主题活动。在全市147家医疗美容机构全面落实“一诺两制三公开四管并动”工作举措,将涉及医美的机构人员资质、美容项目资质、植入耗材信息等关键内容暴露在阳光下,接受群众监督。在“济南卫生监督”视频号上线《阳光下的医美》,采用卡通宣传片方式,更好提高群众的知晓度和接受度,打造济南市“阳光医美”新名片,积极构建阳光、诚信、安全的医疗美容行业秩序。
开展母婴保健专项技术监督执法检查。重点对母婴保健相关技术服务领域的未经许可擅自开展产前筛查、产前诊断工作,开展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未遵守相关规范等违法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切实保障妇幼健康安全。专项监督检查工作历时6个月,出动监督员700余人次,对200余家提供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的医疗机构进行了现场监督检查,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200余份,责令整改63户次,共立案3起,罚没款8400元。
开展医疗乱象专项治理行动。重点对泌尿、消化、生殖、妇产、肿瘤、健康体检、医疗美容、口腔等社会办医活跃的领域进行了检查,对非医师行医、对外出租承包科室、超范围开展诊疗活动、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不按规定书写医疗文书等违法违规行为严肃查处,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执业行为,促进医疗行业规范有序开展,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专项治理行动共对433家违法违规医疗机构给予了行政处罚,罚没款471万元,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诊疗科目)或取消诊所备案证书4家,暂停执业1家。
开展中医医疗机构依法执业专项督查。为加强中医医疗机构监督管理,规范中医医疗机构执业行为,推动中医医疗健康有序发展,对全市各级各类中医医疗机构和中医备案诊所开展了专项检查。共检查中医医疗机构874户次,立案150余起,罚款金额达56万余元。
加强普法宣传营造全民参与氛围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市卫健委党组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强化“依法行政”“谁执法谁普法”责任意识,在卫生健康行政执法过程中,全面加强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法治教育培训,坚持普法与执法相结合、教育与处罚相结合,提升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意识,营造积极健康的医疗市场环境。
精准普法提升服务水平。一是普法宣传贯穿执法全程,监督检查反馈问题时,告知管理相对人具体违反法律法规或标准规范的规定;案件调查时,充分告知被调查人的权益、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等执法程序;行政处罚时,除履行相应的告知义务外,还向被处罚主体进行法律法规宣讲,提高对此类违法行为和法律后果的认知,防止类似行为再次发生。二是“订单式”普法送法上门,对医疗机构开展全面体检式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普法,做到有的放矢、目标明确。开展送法上门服务,互动式讲解法律法规,解答执业中的法律困惑,增强普法对象的参与感、体验感、获得感。三是智慧普法提升普法效率,开设钉钉网络课堂,实现线上培训。依托“济南卫生监督”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制作微视频、警示微课等,讲解法律知识,提高受众广度。
曝光违法行为提高震慑力度。在济南卫生监督公众号开设“非法行医曝光台”,每月公示上月结案的无证行医处罚情况。开展以案释法,制作典型案例解析在网上发布。
开展信用监管引导良性竞争。根据山东省卫健委要求,在历下区开展了医疗美容机构量化分级监管试点工作,在历下、市中、槐荫、天桥、历城和莱芜六个区开展了口腔医疗机构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试点工作,今年将在全市
推开。根据信用评价结果,实施差异化监
管,明确监管重点、合理设置监督频次,促进医疗机构切实强化主体责任,在行业内争先创优,实现了“政府监管”
和“行业自律”双轮驱动、同频
共振。
下一步,济南市卫健委将坚决扛牢政治责任,坚定不移推动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制度化,建立健全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长效机制,持续提高扫黑除恶法治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为守护人民健康、推进健康济南建设、加快建设“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而不懈努力。(本报记者 邱天 实习生 刘晨 通讯员王海燕单永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