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新时代政法工作现代化,济南检察守正创新做优做强法律监督———
以检察新担当新奋斗助力建设强省会





接受党性教育。
关爱未成年人。开展普法宣传。
赠送“检察护航APP”手册。
召开主题教育工作会议。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政法工作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是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参与者、推动者,检察工作现代化是政法工作现代化、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之义。
作为省会检察机关,济南市人民检察院在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中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对标新时代新征程检察工作面临的历史方位和更高履职要求,坚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政法工作现代化大局中,认真思考和谋划检察工作现代化的思路、理念、方法、路径,全面推进法律监督理念、体系、机制、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新成效,以更大作为服务“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济南实践”中展现检察担当、贡献检察力量。
毫不动摇坚持党的绝对领导
践行服务大局为民司法
检察机关肩负着保障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重要职责和以法治之力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政治责任。观大势、谋大事、顾整体、图长远,济南检察机关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把全部工作置于中国式现代化这个“国之大者”中思考、谋划、推动,在统筹发展和安全中依法全面履职,以更有力的法律监督和更高质量的检察服务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
精准服务重大国家战略实施。聚焦党的二十大部署要求,以服务保障“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上‘走在前’”为引领,强化“四大检察”系统协同履职,以“全域理念”和“数字赋能”两大抓手,有力服务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通过派驻检察工作站、常态化联系服务项目企业、出台案件集中办理规定等措施,一体服务推进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建设;出台服务济南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的11条意见措施,为推动重大国家战略实施提供更强助力、更优服务。
精细服务“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积极落实“项目突破年”部署,修订完善6个服务大局意见,深化“检察官联系大项目”,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落实知识产权综合司法保护,全面优化检察服务供给;严厉打击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犯罪,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依法严惩“黄赌毒”“盗抢骗”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为推动省会高质量发展营造更好的法治环境、营商环境、发展环境。
精心践行司法为民。对标新时代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新的更高需求,坚持把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作为检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上线运行智能接访辅助系统,做实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优化社会支持体系建设,全面推进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大力整治非法集资、养老诈骗等犯
罪,守好老百姓的“钱袋子”;积
极办好案件公开听证、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
支持起诉、司法
救助等检察为民实事,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政法工作现代化必然是党绝对领导下的现代化,必然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现代化。全市检察机关将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持续强化理论武装,切实加强融为一体的政治与业务建设,进一步做实一切检察工作首先“从政治上看”,把党的绝对领导贯穿检察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检察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坚定前行。
锲而不舍提升法律监督质效推动“四大检察”全面发展
检察机关承担着保障宪法和法律正确实施的重要职责使命。近年来,市检察院坚持以内设机构改革为契机,深耕主责主业,坚定坚决扛起新时代法律监督职责使命,形成“四大检察”“十大业务”协同高效的法律监督总体布局。
“四大检察”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主体框架和“基本盘”,全市检察机关在刑事检察提质做强上求突破,加强对刑事案件全过程监督,加快办案节奏,提升办案质量,确保办案效果;深化落实“派驻+巡回”检察,为组织巡回检察、办理相关职务犯罪和开展“减假暂”实质性审查奠定基础,推动监督履职更加全面深入向看守所、社区矫正机构延伸。在民事检察精准监督上求突破,强化监督质效,牢牢掌握业务工作向前发展的主动权;持续做好虚假诉讼专项监督,以统筹做好对“事”监督与对“人”监督相结合为重点,持续加大对虚假诉讼的惩治力度,稳妥、审慎推进虚假仲裁、虚假公证监督。在行政检察做实做优上求突破,统筹推进对行政生效裁判、审判和执行活动的监督,持续完善行政诉讼监督工作机制;以常态化开展土地执法查处领域行政非诉执行专项监督为重点,以点带面推动工作;持续做实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主动融入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建立健全府检、检法联动化解机制,促进案结事了、政通人和。在公益诉讼检察深化拓展上求突破,持续深耕公益诉讼传统优势领域,积极探索办理网络治理、知识产权、无障碍环境建设等新领域案件,在办案的同时探索运用好补植复绿、增殖放流、劳务代偿、公益志愿等恢复性司法措施,努力提升省会经济社会发展“含绿量”。
从党中央首次以文件形式印发《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到党的二十大报告专章部署“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再到历史上首次将“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工作报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推进新时代检察工作作出了顶层设计、提供了科学指引。全市检察机关将牢牢把握历史机遇,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和省委若干措施、市委实施方案,培树现代化法律监督理念,健全完善现代化法律监督体系、机制,持续提升监督能力和监督水平,做到既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勇于开展自我监督,又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推动“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以高质效法律监督促进执法司法公正,守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切实把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法律监督职能落实到位。
精益求精深化改革创新实现关键领域重点突破
更好的检察工作现代化建设,需要更稳固
的根基、更强势的动能,需要以深化
改革、守正创新推动检察发展
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
变革。市检察院坚持改
革创新、稳中求进,着眼破解工作中遇到
的困难和问题,出
新招、出实招,检
察权运行在新理念引领、新机制规范下展现出强大生命力。
“数字检察建设是检察工作应时代之变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是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检察工作的基础性保证。两级检察院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推进数字检察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置于检察工作前瞻性、基础性、战略性位置来谋划和推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大信息共享、内外部数据互联互通等方面工作推进力度,有力激发数据这一生产要素对法律监督工作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鲍峰强调,数字检察是检察工作现代化的重要依托,是检察机关能动服务大局、践行人民至上、更好履行新时代法律监督职能、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的主动作为。要加强顶层设计、整体统筹,抓住提升法律监督质效这个根本,坚持业务主导、数据整合、技术支撑、重在应用,实现破局争先。全市检察机关将健全完善《济南数字检察规划》和“1+1+3+ 3”工作体系,加强基础平台建设,加快推进法律监督数字模型的研发应用,构建开放共享、数据融通的检察大数据库,以数字革命促进法律监督“本”的提升与“质”的嬗变。
全面深化改革,总是向最关键处发力、向最核心处突破。全市检察机关将深入实施品牌引领战略,推动打造更多的典型案例、指导性案例,推出更多叫得响的办案团队、业务专家、亮点工作,打造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地位、有影响的济南检察工作品牌。推进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做实“全员全面全时”考核,细化完善考核内容、规则、程序和结果运用,优化调整考核指标配置和抓取方式,推动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线上考核与线下考核、部门考核与个人考核统筹联动,完善检察官业绩考核指标与案件质量评价指标的有效衔接,更加注重用制度机制管人管事管案,向精细化管理要规范、要质量、要效能、要发展。全面强化检务管理,深入研究案管工作新思路,在做精案件全流程管理闭环、做强业务数据分析研判、做优检察业务考评、做实评价权威上下功夫。推动业务数据指标深度应用,通过周调度、月分析、定期通报等常态化工作,把质量导向和提升压力传导到位,让各部门、各条线自觉把数据指标融入自身工作,倒逼提升工作动力。
持之以恒夯实队伍基础与时俱进勇担时代重任
检察工作现代化的基础在于法律监督能力现代化,必须把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性、战略性工作来抓,适应党和人民更高要求,与时俱进提升检察人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促进法律监督能力现代化。市检察院坚持把实施“人才兴检”战略放在重要位置,着力加强检察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锻造堪当时代重任的高素质检察队伍。
为切实提高“关键少数”把方向、谋大局、促落实的能力,两级检察院领导带头办理重大复杂敏感案件1710件,主持公开听证34次,检察长列席同级法院审委会108次,有力彰显“头雁效应”。同时,既谋全局当好指挥员,又亲自下场当好战斗员,多研究业务数据、多思考发展方向、多开展调研把脉,在重大问题面前靠前指挥、带头冲锋,以实际行动感染周围人、提升个人公信力,推动群而效之。找准自身发展定位,层层分解目标任务、层层列明责任区域,排出清单表、画出路线图,真正做到对自身工作心中有数、脑中有策、手中有招。
硬仗能不能打好、能不能打赢,人是决定性因素。全市检察机关多措并举提升过硬本领,完善多元化教育培训机制,承办全市公检法司首期同堂培训,组织业务竞赛、应用型培训17期,参训人员1300余人次;深入推进创新提升工程,先后12次在全国、全省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3项成果在市委、省检察院创新成果评比中获奖;充分发挥“全员全面全时”考核的正向引领作用,圆满完成全省检察人员考核试点工作;强化府检联动和检学对接,在15个行政事业单位聘请187名特邀检察官助理,不断加强与驻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借力引智开展理论研究、办案攻关。全市检察机关先后有4个业务条线8名干警在全国、全省业务比赛中获标兵、能手称号,25个集体、44名个人获评“全国普法宣传先进个人”“全省攻坚克难示范院”“齐鲁最美检察官”等市级以上荣誉。
提升检察监督能力必须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全市检察机关持续推进队伍素能提升工程,加强政治轮训、业务练兵、竞赛比武,积极培育复合型、专家型、领军型人才;坚持“严管就是厚爱”,不断巩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严守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认真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锲而不舍纠“四风”树新风,推动全面从严管党治检向纵深发展;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持续加强对下督导指导,推动进一步建好基层检察院这个“群众身边的检察院”,为检察工作现代化提供坚强保证。
检察工作现代化是一个与时俱进、动态开放的体系,也是一个不断探索、实践、丰富、完善的过程。全市检察机关将深入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勇担时代使命,永葆奋斗精神,以更大决心、更实举措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进程,为中国式现代化“济南实践”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文/图 本报记者 王晓菲 通讯员丁洪亮李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