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周刊 2023.05.26 星期五
强化政治引领,坚持守正创新,济南法院——

全力推进司法审判工作现代化








  

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
选树泉城最美法官和先锋团队。
开展“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感悟思想伟力”活动。
强力推进执行攻坚。
开展环境资源保护普法宣传。
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人民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力量。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法院责无旁贷、使命光荣。济南法院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法工作现代化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思想观念现代化、工作体系现代化、工作能力现代化,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全力推进司法审判工作现代化,为新时代济南政法工作现代化贡献法院智慧和力量。
强化政治引领 把准正确方向举旗铸魂推进思想观念现代化
  思想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是推动变革的力量。全市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确保法院工作把牢航向、行稳致远。
  强化政治引领,砥砺绝对忠诚。现代化不是西方化,政法工作现代化是党绝对领导下的现代化。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坚定不移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强化理论武装,健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决抵制西方“宪政”“三权鼎立”“司法独立”等错误思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认真执行《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市委工作安排,确保把党的绝对领导贯彻到法院工作各方面全过程。
  牢记为民宗旨,站稳人民立场。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确保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心系人民群众安危冷暖,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抓实“公正与效率”,立足案结事了、服判息诉,严格把好办案质量关,促进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树牢“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办”理念,妥善化解婚姻家庭以及住房、教育、就业等民生领域的矛盾纠纷,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小案件阐释大道理,引领社会风气向上向善。积极参与社会治理,针对审判中发现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物业管理、劳动争议等问题,及时向有关行业管理部门和市场主体提出司法建议,为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开良方”“提良策”,以能动司法展现人民法院新担当新作为。
  强化大局意识,主动担当作为。牢固树立“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就是法院工作大局”的理念,在制定服务“六个现代化强省会建设”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焦全市“项目突破年”目标,找准服务大局的着力点、结合点,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助推新旧动能转换,精准服务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全力保障省会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着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出台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10条措施,分析全市“百强民企”涉诉情况,对重点企业进行“一对一”法治体检,帮助企业防范化解法律风险。坚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依法惩治刑事犯罪,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助力更高水平平安济南、法治济南建设。
深化司法改革 提升审执质效守正创新推进工作体系现代化
  推进工作体系现代化是实现政法工作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全市法院坚持以深化司法改革为动力,抓实“公正与效率”,着力打造现代化审判体系,促进审判执行质效和司法公信力全面提升。
  升级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畅通服务群众“最先一公里”。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注重“抓前端、治未病”,积极融入党委领导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大格局,加强与人民调解、行业调解、专业调解组织对接,13个基层法院均派员进驻矛调中心开展工作。深化立案登记制改革,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升级“一站式”诉讼服务体系,推行“即来即办、一次办好”,统筹网上立案和现场立案,通过诉讼服务大厅、诉讼服务网、移动终端等提供线上线下一站式诉讼服务,加强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诉讼引导,让每个当事人都能平等享受普惠优质的司法服务。
  持续推进诉讼制度改革,跑好司法为民“关键一公里”。坚持“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巩固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成果,持续扩大小额程序、简易程序、独任制审理程序适用范围,健全完善司法确认、电子诉讼规则。强化简案快审,推行要素式审判,设立速裁团队,40%以上的民商事案件通过速裁程序高效办结,速裁案件一审服判息诉率95.9%,用实际行动跑出司法为民“加速度”。深耕繁案精审,加强专业化审判,打造精品案件,把“案结事了”理念贯穿到立案、审判、执行各个环节,防止将矛盾上交下移,推动绝大多数矛盾纠纷在两审之内实质化解。
  强力推进执行攻坚,打通公平正义“最后一公里”。完善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格局,实行公证执行、悬赏执行、律师调查令等做法,加大对涉黑恶、涉民生、涉党政机关等案件执行力度。去年以来,执结案件14.4万件。开展“小微大爱”“泉城清薪”等专项执行行动,加大对拖欠小微企业账款、农民工工资案件的执行力度,维护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深化执行机制和方式创新,推进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行,升级网络查控系统,网络查控被执行人不动产、车辆、股权等35万件,有效解决“查人找物”难题。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建立“预失信”“预罚款”制度,给暂时失信但有履行意愿的被执行人留出自动履行空间,对积极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及时解除限制措施、恢复信用,“刚柔并济”彰显执行力度与温度。
从严管党治警 建设过硬队伍强基固本推进工作能力现代化
  建设过硬队伍是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全市法院强化全面从严管党治警措施,加强思想淬炼、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持续改进纪律作风,不断提升工作能力现代化水平。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司法能力提升。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坚持“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统筹推进机关业务工作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设立市委党校市法院分校,将法院党员干部培训纳入市委党校干部培训整体格局,为法院队伍补钙壮骨、立根固本、提高素养提供新平台。开展“沿着总书记的足迹 感悟思想伟力”活动,组织党员干警到三涧溪村等地参观学习,接受党性教育。注重加大青年人才培养力度,组织“审判业务专家”“泉城最美法官和先锋法官团队”“十佳青年法院人”等评选,开展“六比六争做”活动,促进青年干警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全面提升。围绕“强省会干部能力提升”要求,突出实战实用实效导向,组织80名干警赴厦门大学开展为期一周的司法能力培训,进一步提升理论素养、开拓格局视野。
  以智慧法院建设促进科技应用能力提升。把科技应用能力作为履职能力的重要体现,积极融入数字济南建设,以数字赋能提质增效。推进全流程网上办公办案,健全数字诉讼服务体系,更好地为当事人提供网上立案、互联网庭审、远程调解等在线诉讼服务。去年以来,网上受理立案申请53万件,在线开庭5.2万件,电子送达380万件次,从“面对面”到“屏对屏”日益成为新常态。深度应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实行“类案检索”、裁判文书自动生成,开发“智能3D证据”模式,利用信息化技术进一步提高办案效率、节约诉讼成本,让人民群众共享“数字红利”。
  以全面从严治党滋养廉洁自律能力提升。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一把手”严格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和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层层压实责任、传导压力,构建同频共振、同向发力的责任共同体。持续推进司法作风建设,牢固树立“严管就是厚爱”理念,开展工作纪律作风检视整改提升活动,大力倡树“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永远吹冲锋号,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严格执行“三个规定”“十个严禁”等铁规禁令,严格落实“一案双查”,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切实督促干警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壹引其纲,万目皆张。全市法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勇当排头兵、建设强省会”,进一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抓紧抓实“公正与效率”,纵深推进自我革命,以司法审判工作现代化助推政法工作现代化,为加快建设“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文/图本报记者侯月通讯员王倩)

济南山东国内社会娱乐体育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