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民健康 2023.04.13 星期四
华联之道:

成功的文化 科学的管理



  

(接上期)
  提升学习力的7种方法(二)
  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一个商场、一个店、一项工作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和规律,摸到了其特点和规律,工作才会有的放矢,掌握不了其特点和规律,这项工作就很难做好。
  我们分析这样一个问题:同一条起跑线、同类岗位上的管理者,为什么五年以后、十年以后差距这么大?有的人为什么进步这么快?有的人为什么把自己所负责的工作梳理得这么好?而有的人为什么五年、十年在同一岗位上原地踏步、理不出个头绪来?有的人本来不喝酒,为什么都天天像醒不了酒似的?有的人为什么年年总结工作中存在的经验教训,黑头发都快总结成白头发了,同类型的教训和问题还是没有解决?我们经常讲“方法对头,事半功倍;方法不对头,事倍功半”就是这个道理,这些年我们企业自身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不少企业的实践都已充分证明:不研究透事物发展的规律,不调整工作方法,没有一个清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许多问题特别是看似简单的老大难问题再有三五年也解决不了,从黑头发干到白头发依然解决不好。
  每一个管理者要牢牢记住,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管理者的工作也是有规律、有技巧的。管理者必须动脑子寻找这些规律和技巧,下功夫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办法,“会找规律”也是一种真本事。“方法不对头,事倍功半”,我把这句话修改一下:方法不对头,会出现三种结果,一是事倍功半;二是事倍功无;三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一流的管理者、破局的高手就是要火眼金睛,在看似错综复杂的问题中理出头绪,把复杂的事情用“科学的办法+创新的办法”简单化,进而实现破局。我这些年多次谈找规律,找规律的能力就是悟性,就是思考力。
  人和人之间做人做事的一个重要差距是找规律的本事如何。一旦从上到下将“找规律”形成一种习惯,形成一种思维方式,这是一个企业、一个团队很大的生产力。要集中经营管理的经验和智慧,调动团队整体的力量,努力寻找打开工作新局面的各项规律。只要把工作的规律研究透,很多问题会迎刃而解。
  方法2:树标杆,找差距
  “树标杆,找差距”是指我们要通过实行标杆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标杆管理的核心是向业内或业外的最优秀的企业学习。通过学习和借鉴,重新思考和设计,创造出适合自己的全新最佳经营模式。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复制和创新的过程。
  我们始终在“树标杆,找差距”,许多工作、一些经营和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和薄弱环节,在“树标杆,找差距”中得到解决或正在得到解决,这一点我们从上到下、从百货到超市的体会是非常深刻的。一些长期破不了题的“老大难”问题,通过学习别人、研究别人,思路豁然开阔,问题很快得到解决。事实充分证明:就某项工作、某一件具体问题紧紧盯住同行或对口学习,在这方面花点精力、花点时间、花点差旅费是非常划算的,这是一条最重要、最基本的经验。
  “树标杆,找差距”既要实事求是,从我们自身的实际出发,又要注意全方位地找差距,能学习、能借鉴、能解决的问题我们都应该尽最大努力去做好、去解决好。
  我们在“树标杆,找差距”的过程中,各部门、每一个管理干部,要对照国际和国内一流企业的标准对口找差距,尽管每个企业的特点、定位不同,不能全部拿对方的硬件来对比,但理念、境界、方法应该是一流的。一个人、一个企业或者一个企业内部某一方面的工作要想长期与时俱进、不落后于时代,必须首先解决好理念、境界、方法上的与时俱进。 (041)

李茂年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