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当吃百草之王
◎广东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 黄穗平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正值一年中艾草最鲜嫩的季节。
暮春当吃艾
俗话说:“家有三年艾,疾病不再来”。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就说到艾草的功效:“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炙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可见,艾草无论是内服还是外用,都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因而被称为“百草之王”。
艾草具有散寒祛湿、温经止痛等功效,常用于内科和妇科疾病的治疗。除了日常食用、内服药用,还可以制成艾条、贴膏、热敷包、艾枕、艾绒坐垫等外用。
暮春时节,人体肝气旺盛,容易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尤其是水湿的运化,故祛湿非常重要。而最近天气时冷时热,一不小心就容易被寒气侵袭,故这个时节的湿气容易夹杂着寒气发为寒湿。
艾草性温,可以起散寒气和祛湿气的双重作用,适用于寒湿人群,无论外感寒湿还是内生寒湿均可使用。
艾草还是温经止痛
的“妇科圣手”
艾草也被誉为“妇科圣手”,其能温经祛寒、理气止痛,是
妇科调经要药,对下焦虚寒引起的月经不调、经期腹痛等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是调经名方艾附暖宫丸的主药之一。
对于胞宫虚寒的女性,可以用艾草煲老母鸡汤进行食疗调理,体质虚寒的男性也可食用。
此外,艾草还有止血作用,对于虚寒的崩漏出血、血小板紫癜、便血吐血等症状,可以运用艾草进行温经止血。
艾灸方推荐
散寒祛湿 若外感寒湿邪气,气血运行受阻,出现关节、筋骨疼痛,可以白天使用艾条灸丰隆穴、足三里、中脘穴、曲池穴和阿是穴(局部疼痛点)。每个穴位3~5分钟,有症状者每周3次,用于预防者每周1次。
艾草制成的贴膏、热敷包、艾枕、艾绒坐垫对于寒湿导致的疼痛也有一定功效。
温经止痛 对于痛经女士,用艾条灸关元、血海、三阴交和神阙穴(肚脐眼),具有止痛效果。这类人群还可使用艾草制成的热敷包进行小腹部热敷理疗。产后妇女还可用艾叶煮水进行洗浴,防止产后受寒而病。
食疗方推荐○鲜艾叶煎蛋滚汤○
材料:鲜艾草30克,鸡蛋2个(1人份)
做法:鲜艾草清洗干净后切碎,放入到打散的鸡蛋中拌匀,入热锅煎好,再加水适量煮沸,放适量食盐调味即可吃艾蛋饮汤。
功效:温脾祛湿,散寒止痛。
适合人群:脾胃虚寒者,常见胃痛或腹痛拘急暴作,伴有腹鸣,得热则减,口淡不渴,形寒肢冷,大便溏烂,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腻。
○艾草老母鸡汤○材料:艾杆20克,老母鸡半只,生姜3片(1人份)
做法:将上述材料洗干净后,入锅加水煮沸,再炖1.5~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