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和哮喘是两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不少人认为它们是毫无关联的独立病症。事实上,两者存在极为紧密的联系,医学上早已提出“同一气道,同一疾病”的理念。这种并发率并非偶然,了解两者的关系,对疾病的预防、识别和治疗至关重要,能帮助大众更好地守护呼吸道健康。
过敏性鼻炎与哮喘“亲密”的原因。从气道结构来看,鼻腔和肺部气道是连通的整体,过敏性鼻炎发作时,鼻腔黏膜出现炎症,这种炎症会沿着气道向下蔓延,刺激肺部气道黏膜,使肺部气道处于敏感状态,为哮喘发作创造了条件。从发病机制而言,两者均由免疫系统过度敏感引发,当人体接触花粉、尘螨、宠物毛发等过敏原时,免疫系统会错误地将其判定为有害物质并发起攻击。在这个过程中,身体会释放多种炎症介质,这些介质既会导致鼻腔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多,引发过敏性鼻炎的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也会使肺部气道平滑肌收缩、痉挛,导致气道狭窄,进而引发哮喘的喘息、胸闷等症状。比如,在花粉浓度较高的季节,部分人先出现鼻子痒、连续打喷嚏等鼻炎症状,若未及时控制,后续可能出现胸闷、气短等哮喘症状,这一过程直观体现了两者的联动关系。
过敏性鼻炎与哮喘的自我识别。过敏性鼻炎的典型症状主要有四种,分别是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鼻子痒和鼻塞,通常在接触过敏原后症状会明显出现或加重,打喷嚏往往一次连续多个,鼻涕多为清水状且量较多。哮喘的典型症状包括喘息、胸闷、咳嗽和气短,其中咳嗽多在夜间或清晨加重,部分人在运动后会出现气短、喘息的情况,严重时会感觉呼吸费力。当出现以下情况时,需警惕两者同时存在:本身患有过敏性鼻炎,却频繁出现喘息、胸闷等哮喘症状;或者哮喘患者同时伴有长期的鼻炎症状,且鼻炎症状控制不佳时,哮喘发作频率也会增加。出现这些情况,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明确诊断。
过敏性鼻炎与哮喘的预防措施。预防的核心是远离过敏原。在花粉季,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必须外出时要佩戴口罩和眼镜,避免花粉直接接触鼻腔和眼部,回家后及时清洗面部、鼻腔,去除残留的花粉;对于尘螨,要定期清洗床单、被罩、窗帘等家居用品,使用除螨仪对床垫、沙发等容易滋生尘螨的地方进行清理,同时保持室内干燥,将空气湿度控制在50%以下;若对宠物毛发过敏,应尽量避免饲养宠物,若已饲养,需禁止宠物进入卧室;此外,要及时清理室内卫生间、厨房水槽等潮湿角落,防止霉菌滋生。在生活习惯方面,要避免吸烟,同时远离二手烟环境,因为烟雾会对气道产生刺激,加重鼻炎和哮喘症状;注意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感冒,感冒容易诱发或加重两种疾病的症状;保持规律运动,选择散步、瑜伽等温和的运动方式,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哮喘,运动前可咨询医生,了解是否需要提前使用药物预防。另外,要注重增强免疫力,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蔬菜、水果、优质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从而减少免疫系统过度敏感的情况。
过敏性鼻炎与哮喘的正确治疗。过敏性鼻炎常用三种治疗方式。一是鼻腔冲洗,用生理盐水清除过敏原和分泌物,缓解鼻痒、鼻塞。二是鼻用喷剂,以布地奈德鼻喷剂等糖皮质激素喷剂为主,需遵医嘱使用,是减轻鼻腔炎症的核心药物。三是口服药物,症状较重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缓解打喷嚏、鼻痒。哮喘治疗以吸入药物为主。控制药物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需长期规律使用以控制气道炎症。缓解药物如沙丁胺醇气雾剂,用于急性发作时快速缓解症状,需掌握正确吸入方法。吸入药物效果不佳时,可能加用孟鲁司特钠等口服药。哮喘治疗需长期坚持,不可擅自停药,需定期复诊调整方案。哮喘频繁发作或急性发作用药后呼吸困难加重,应及时就医。
结语。过敏性鼻炎与哮喘关系紧密,属于同一气道,同一疾病,大众需树立正确认知,不能忽视其中任何一种疾病。治疗过程中,需严格遵循医嘱,坚持两者同时治疗,长期规范用药,不擅自停药。只要做到这些,就能有效控制过敏性鼻炎和哮喘,减少疾病对生活的影响,守护好呼吸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