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版 科普

夏天尿痛尿急,当心尿路感染找上门

□贺州市昭平县人民医院 刘彩燕

人口健康报 | 2025年11月03日

  夏天一到,不少人陷入尴尬境地:没喝多少水却总跑厕所,尿完尿道火辣辣地疼;刚从厕所出来,没走几步尿意又涌来,甚至差点来不及返回;还有人吹着空调小腹坠胀,以为是吃坏肚子,忍了两天却愈发难受。这些“不舒服”很可能是尿路感染在作祟。

  夏天是尿路感染的高发期,女性、老人和不爱喝水的人群中招概率比其他季节高3倍以上。很多人觉得“尿痛尿急”是小毛病,扛一扛就过去,但细菌可能趁机往深处钻,甚至引发肾炎,治疗起来更棘手。今天就聊聊尿路感染的防治,让大家知道该怎么做。

  尿路感染到底是啥?尿道、膀胱如同“排尿管道”,平时有少量细菌,身体可自行清理。夏天又热又潮,细菌繁殖加快,加上出汗多、喝水少,尿液无法及时将细菌冲走,细菌就会顺着尿道上爬,使管道壁发炎,这便是尿路感染。需注意,女性尿道比男性短,约4厘米,细菌更易“钻进去”,所以女性得尿路感染的概率是男性的3-5倍。不过男性也别大意,老人、小孩以及经常久坐、憋尿的人,都可能被感染。

  对照看:出现这些症状,可能是尿路感染来了。判断是否中招,记住这些症状:1.排尿疼痛:尿尿时像有东西在尿道里“烧”或“扎”,尿完后不适感仍持续。2.尿急难忍:刚上完厕所,尿意又突然冒出,动作慢可能漏尿。3.尿量反常:要么每次只尿一点,要么一天跑十几次厕所,影响白天活动和夜间休息。4.尿液异常:颜色变深、浑浊,甚至有血丝,气味怪异。5.其他不适:小腹隐隐胀痛,腰又酸又沉,严重时发烧、打寒战,可能感染已蔓延至肾脏。家里有老人的要注意,老人对疼痛不敏感,可能只说“没力气”“不想吃饭”,要多留意他们的排尿情况,以免延误治疗。

  夏天为啥容易得?避开这几个“坑”。夏天成为尿路感染“旺季”,与一些习惯有关,避开这3个“坑”,可降低风险:1.喝水太少:天热出汗多,水分本就不足,再少喝水,尿量减少,无法及时冲走尿道细菌,易引发炎症。2.内裤没选对、换得少:穿紧身化纤内裤,出汗后不透气,裆部潮湿,成为细菌“温床”;一天才换一次内裤,细菌大量繁殖。3.卫生习惯错误:女性小便后从后往前擦,会把肛门附近细菌带到尿道;性生活前后不清洁,细菌易进入;憋尿使膀胱内细菌有足够时间繁殖,引发感染。

  关键部分:出现症状,到底该怎么做?出现尿痛尿急,别慌别乱,记住“能做的3件事”和“别做的3件事”,缓解不适,避免加重。能做的3件事:1.多喝水:每天喝1500-2000毫升温开水,约8杯普通杯子量。多排尿可冲走尿道细菌,但别用奶茶、咖啡、酒精代替,它们会刺激尿道,加重疼痛。2.做好局部清洁:用温水洗外阴,别用热水烫。选纯棉、宽松内裤,每天换一次,洗净后晒在太阳下,利用紫外线杀菌。3.别憋尿、别久坐:有尿意就上厕所,哪怕工作忙,每小时起来走2分钟,让尿道“透气”,防止细菌“闷”在里面繁殖。别做的3件事:1.别自己买“消炎药”吃:随便吃头孢、阿莫西林等抗生素,不对症且会让细菌产生“抗药性”,影响后续治疗效果。2.别用“洗液”洗尿道:阴道和尿道有“保护菌”,洗液会杀灭好菌,破坏平衡,让坏细菌更容易滋生。3.别硬扛:症状超过1-2天没缓解,或出现发烧、腰酸痛,别拖延,赶紧就医,以免病情加重。

  夏天怎么防?5个小习惯,远离尿路感染。预防胜于治疗,记住这5个小习惯,远离尿路感染:1.喝水“少量多次”:别等口渴才喝,天热时每小时喝1-2杯温水,保持尿量充足,让尿液随时清理尿道细菌。2.小便后“从前往后擦”:女性尤其要注意,避免将肛门附近大肠杆菌带到尿道,降低感染风险。3.性生活前后“都排尿”:性生活前排尿减少尿道细菌,性生活后排尿冲走可能进入尿道的细菌,之后用温水清洁外阴。4.内裤“选对不选贵”:不买紧身、化纤内裤,选纯棉、宽松、浅色的,透气好洗,减少细菌滋生。5.多留意老人和小孩:老人别因怕起夜少喝水,可睡前少喝、白天多喝;小孩及时换纸尿裤,保持屁股干爽,避免潮湿引发感染。

  总之,夏天是享受阳光的季节,别让尿痛尿急扫了兴。记住多喝水、早就医、养成好习惯,就能轻松躲开尿路感染,舒舒服服过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