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版 科普

重症救治的“黄金时间”,一定要知道

□信阳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 陈钰

人口健康报 | 2025年11月03日

  生活中有些意外,来得毫无预兆。前一秒还好好的人,可能突然胸口剧痛倒地、说不出话,或是遭遇意外大出血。这些危急关头,时间变得格外“金贵”——医生们称之为重症救治的“黄金时间”。心脏停跳超过4分钟,脑细胞开始不可逆死亡;大动脉破裂出血1小时,生命可能流逝殆尽。这不是电影情节,而是每个普通人都可能面临的危机。抓住这几分钟到几小时,生存率就能翻倍。

  何谓“黄金时间”?生命的倒计时沙漏。“黄金时间”指的是从伤病发生到开始有效干预治疗之间的那段极其有限、最为关键的时间窗口。在这段时间里,身体的损伤可能还在初级阶段,或是尚未发生不可逆转的恶化。及时、正确的救治措施,能像按下暂停键一样,阻止或极大减轻后续的灾难性后果:1.脑梗死:静脉溶栓的黄金时间通常在症状出现后的4.5小时以内,取栓手术的时间窗可能略长但也分秒必争。超过这个时间,脑细胞会因缺氧而大片死亡,瘫痪、失语甚至死亡的概率飙升。2.心肌梗死:发病后120分钟内是开通堵塞血管的黄金时间。心肌细胞对缺氧极其敏感,拖延越久,坏死的心肌越多,心力衰竭、猝死的风险越高,即使存活下来,心脏功能也会大打折扣。3.严重创伤与大出血:伤后1小时被称为“黄金1小时”,尤其是在控制致命性大出血和保障气道通畅上。失血速度远超想象,时间就是流失的血液,就是流失的生命力。4.窒息与心跳骤停:心跳呼吸停止后的4-6分钟是心肺复苏(CPR)的黄金时间。大脑一旦缺氧超过此限,将发生不可逆损伤。

  黄金时间,为什么如此生死攸关?1.阻止“雪崩效应”:许多重症如同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比如心肌梗死,血管堵塞点就是第一块骨牌,及时疏通就能阻止连锁反应,避免大面积心肌坏死、心脏破裂等致命后果。脑梗时,及时恢复血流能救回更多濒临死亡的脑细胞。2.降低损伤程度:创伤后的内出血、组织肿胀、感染风险等,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加重。早期干预止血、清创、固定,能有效控制损伤范围。严重感染(如脓毒症)早期识别和强力抗感染,能阻止病情急转直下。3.提高救治成功率与生存质量:在黄金时间窗内接受规范治疗,患者存活下来的概率显著提高,更重要的是,后续遗留残疾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例如,在黄金时间内成功溶栓或取栓的中风患者,完全康复或仅遗留轻微功能障碍的比例远高于延误者。

  普通人如何抓住黄金时间?1.学会识别危险信号。重症来临时,身体会发出警报。突然出现的、从未经历过的剧痛;不明原因的昏倒;呼吸困难;大出血;意识模糊……这些信号出现一个,就别犹豫,立即求助。2.正确呼救。在XX路XX号XX小区X栋X单元(附近明显标志)有人突发胸痛倒地,患者呼吸/意识/出血情况危急,请保持电话畅通并立即听从120调度员指导。3.掌握基础急救技能。心肺复苏(CPR):当发现有人无反应、无呼吸时,立即开始胸外按压(每分钟100-120次,深度5-6厘米)。别怕按断肋骨,活着更重要。AED使用:公共场所的自动体外除颤器操作简单,开机后按语音提示贴电极片,机器会自动分析心律,需要除颤时会提示。止血包扎:直接压迫伤口是最有效的方法。如果止不住,考虑止血带(记录使用时间)。海姆立克法:牢记“剪刀、石头、布”手法:剪刀(脐上两指)、石头(握拳顶住)、布(另一手包住拳头向上向内冲击)。

  重症突袭时,那关键的“黄金时间”窗口,常常不是掌握在遥远的医生手中,而是在我们手里。早一分钟识别危险信号,早一秒拨打急救电话,掌握并正确运用简单的心肺复苏、止血或海姆立克急救法,很可能就为后续的专业救治赢得了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