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版 要闻

主动敲门服务 关怀触手可及

人口健康报 | 2025年11月03日

  近日,德州市德城区广川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德城区妇幼保健院在辖区各小区内持续开展家医签约服务“扫楼入户”活动,同时开展二级医院医师下沉基层义诊活动,帮助居民进行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诊疗。

  此次活动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产妇等群体为核心,医务人员积极向社区居民们科普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针对性签约服务,通过社区义诊、单位联动等形式扩大覆盖面。

  在老旧小区,家庭医生团队常常要爬几层甚至十几层楼梯,只为见上行动不便的老人一面。打开诊疗包,血糖仪、血压计、健康档案本依次排开,医生一边为老人测血压,一边仔细询问,“最近睡眠怎么样?降压药有没有按时吃?”护士则在一旁耐心记录,把用药剂量、饮食禁忌一笔一画写在便利贴上,贴在老人的药盒旁。遇到患有糖尿病的居民,医生还会手把手教他们自己测血糖,纠正操作中的小误区,“手指要先消毒,采血时别太用力,这样结果才准”。对于有幼儿的家庭,“扫楼入户”更像是一场贴心的健康科普。医生会检查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提醒家长秋冬季注意预防流感,还会解答“孩子不爱吃饭怎么办”“疫苗接种时间怎么安排”等常见问题。有位年轻妈妈说:“以前带娃去医院要排队半天,现在医生上门,有啥疑问都能问清楚,心里踏实多了。”

  “扫楼入户”活动不只解决当下的健康问题,更在悄悄织密一张“预防为主”的健康网。家庭医生团队会为每户建立专属健康档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定期随访,提前干预潜在风险;遇到需要转诊的复杂病例,还会帮忙对接上级医院,打通“家门口-社区-大医院”的就医通道。有位独居老人突发胸闷,正是家庭医生入户时及时发现,联系救护车并陪同就诊,为治疗争取了宝贵时间。

  从“等居民上门”到“主动敲门服务”,家庭医生的脚步踏遍了楼栋的每个角落。这一声声敲门声,敲开的不仅仅是居民的家门,更是健康服务的“心门”。它让医疗不再遥远,让关怀触手可及,也让每个家庭都多了一份看得见、摸得着的健康保障。(本报记者 王小飞

  通讯员 高海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