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版 聚焦

我省残疾人康复服务扩面提质

人口健康报 | 2025年11月03日

  

  本报讯 10月30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山东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情况。经初步评估,《山东省残疾人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主要指标进展符合预期,主要指标任务已基本完成,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全省残疾人事业取得新的成效。

  “十四五”期间,我省残疾人康复服务扩面提质。出台全国首部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地方性法规,残疾预防行动计划深入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孤独症儿童关爱行动持续开展。推动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与社区康复融合,推广残疾人自助互助康复,累计为992.6万人次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建立完善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补贴政策,目前有需求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和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率均达到99%以上。

  “今年,残疾人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平均标准分别达到194元/月、172元/月,比2020年分别增长31.1%和39.8%。”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邹斌芳介绍,五年来,山东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实现新提升,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实现应享尽享,惠及困难残疾人57.5万人、重度残疾人135.1万人。对符合条件的重度残疾人单独实施低保,延长精神、智力和重度残疾人低保渐退期,做到应保尽保。为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全额代缴最低标准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保障重度残疾人提前五年领取居民养老保险待遇。

  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方面,我省地方性法规建设持续推进,法律援助与无障碍诉讼服务加强。全省共完成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13.9万户,残疾人信息消费优惠活动惠及66.2万人次,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

  省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沈晓勇介绍,“十四五”期间,山东累计救助残疾儿童22.7万人次,同时推动康教融合,促进康复机构、医院、普通中小学等资源共建共享,让残疾儿童既康复好也融入好。 (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