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版 科普

结核菌“闯关记”:免疫力如何拦截

人口健康报 | 2025年08月04日

  □洪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蒋柠锾

  结核菌宛如一位狡猾的“闯关者”,时刻伺机入侵人体。有人感染后能毫发无损,有人却不幸发展为结核病,其关键在于免疫力这一“防御系统”是否足够强大。今天,让我们通过一场“闯关游戏”,探讨免疫力如何有效拦截结核菌,以及我们应如何为这一防御系统进行“升级”。

  第一关:皮肤黏膜——第一道城墙。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犹如城堡的外墙,由皮肤和黏膜构成。完整的皮肤宛如密不透风的“装甲”,而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则如同“扫地机器人”,持续摆动以将结核菌排出体外。然而,这道防线并非无懈可击:当我们感冒鼻塞时,黏膜变得干燥脆弱;若用脏手揉眼睛、挖鼻孔,就如同为结核菌敞开“侧门”。35岁的快递员老周就是在连续加班后感冒,咽喉黏膜受损,吸入带菌飞沫而感染。加固技巧:勤洗手(尤其饭前)、避免用脏手接触口鼻;感冒时佩戴口罩,防止黏膜暴露;保持鼻腔湿润(可使用生理盐水喷雾),使“城墙”时刻坚固。

  第二关:巨噬细胞——巡逻卫兵。一旦结核菌突破第一道防线进入肺部,“巡逻卫兵”巨噬细胞便会迅速出动。它们如同变形金刚般吞噬结核菌,试图在其形成“病菌大本营”前将其消灭。但结核菌极为狡猾,会在巨噬细胞内“伪装休眠”,逃过追杀。若免疫力强,这些“休眠菌”将被终身监禁;若免疫力下降(如熬夜、营养不良),它们便会苏醒繁殖,这也是许多人成年后才发病的原因。训练卫兵: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良好的睡眠可以促进巨噬细胞作用增强);适量摄入富含锌的食物(如牡蛎、南瓜子),提升巨噬细胞的“战斗力”。

  第三关:T细胞——精准打击部队。当结核菌大量繁殖时,免疫系统将派出“精准打击部队”——T细胞。它们能识别被感染的细胞,释放细胞因子“炸毁”病菌聚集地,同时形成“肉芽肿”将残余病菌包围,犹如筑起“隔离堡垒”。临床上,约90%的感染者依靠这关阻挡结核菌,不出现任何症状。然而,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激素者,T细胞功能受抑制,易让病菌“突围”。28岁的糖尿病患者小林,因血糖控制不佳,T细胞“武器库”空虚,最终发展成肺结核。强化部队:每周3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次30分钟,可显著提升T细胞功能;控制基础病(如血糖、血压),避免给T细胞“拖后腿”。

  第四关:抗体——后援补给线。B细胞产生的抗体虽非对抗结核菌的主力,却能如“信号弹”般标记病菌,引导其他免疫细胞精准攻击。同时,抗体还能中和病菌释放的毒素,减轻组织损伤。这道防线的强弱与营养密切相关:蛋白质摄入不足者,B细胞难以合成抗体。曾有一位节食减肥的女生,因严重缺乏蛋白质,抗体“弹药”不足,感染后短短2周便出现空洞型肺结核。补充弹药:每天摄入足量优质蛋白(每公斤体重1.2克,如鸡蛋、鱼肉);多吃深绿色蔬菜(如菠菜、西兰花),为抗体合成提供叶酸等“原料”。

  给防御系统“升级”的实用指南。1.接种疫苗:提前布防。新生儿接种卡介苗,相当于给免疫系统“提前演练”,能降低儿童重症结核的风险。但卡介苗保护力约60%-80%,成人仍需依靠自身免疫力。2.避开“防御漏洞期”。过度劳累、酗酒、长期精神压力大,会使免疫力“临时下线”。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尤其教师、医护等重点职业人群,及时发现“防御缺口”。3.饮食“免疫配方”。每天1把坚果(补充维生素E)、1杯酸奶(益生菌增强黏膜屏障)、1份全谷物(膳食纤维调节免疫),简单搭配即可为防线“添砖加瓦”。4.警惕“闯关信号”。若出现持续咳嗽2周以上、午后低热、盗汗等症状,可能是结核菌“闯关成功”,需及时进行胸片和痰检。早期发现的肺结核,规范治疗6-8个月即可痊愈。

  在这场结核菌的“闯关游戏”中,免疫力始终是最可靠的“守门人”。与其担忧病菌入侵,不如主动为防御系统“升级”——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这些看似简单的习惯,正是拦截结核菌的关键。记住,强大的免疫力,才是对抗病菌最有效的“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