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版 科普

食管也会“抽筋”?带你了解高收缩食管的真相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 刘芳

人口健康报 | 2025年08月04日

  谭爷爷今年六十多岁,反复胸痛几个月,心想是不是心梗心绞痛,于是到医院做了冠脉造影等一系列检查,并做了相关治疗,然而胸痛并未好转。于是,谭爷爷又去做了胃镜CT,在医生建议下吃了奥美拉唑等药物,虽然反酸烧心等症状有所好转,但胸痛依然存在。最终,谭爷爷在消化科被诊断为“食管抽筋”。面对这一病症,谭爷爷心生疑惑:抽筋?食管也会抽筋吗?

  食管也会“抽筋”吗?“食管抽筋”即高收缩食管,医学上更常称之为食管痉挛,是一种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它主要表现为食管中下段的肌肉异常、过度且不协调的收缩,导致食物通过受阻,引发一系列症状。简单来讲,食管的运动向来很温和,食管的肌层自上而下的规律收缩,将食管推进胃里,就像蚯蚓前行的蠕动一样。但当各种因素刺激到食管平滑肌,导致这些肌肉亢奋,食管中下段的肌肉收缩明显增强,食管平时如蚯蚓一样的规律蠕动被打破,表现为长时间的非推进性的重复收缩,即“食管抽筋”。

  “食管抽筋”有哪些表现?“食管抽筋”的症状多样,且往往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尤其是心脏问题,因为部分患者会感到胸骨后剧烈疼痛,类似于心绞痛。其中,典型症状有这些:胸痛:这是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尖锐、刺痛或紧缩感,可放射至背部、颈部或手臂,易与心脏病混淆。吞咽困难:食物在通过食管时感觉受阻,尤其是固体食物,有时甚至液体也难以咽下。反食与呕吐:由于食管内压力增高,食物可能被反推回口腔,严重时伴有呕吐。胃灼热感:部分患者会感到胸骨后有烧灼感,类似于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体重下降:长期吞咽困难可能导致食物摄入不足,进而引起体重下降。

  怎样诊断“食管抽筋”?诊断高收缩食管并非易事,因其症状与其他疾病相似,需通过一系列检查来排除其他可能性,并确认食管运动功能的异常。食管钡餐造影:通过口服含钡造影剂,利用X光观察食管形态及蠕动情况,可发现食管痉挛的典型表现。食管测压:这是诊断食管痉挛的金标准,通过将细小的压力传感器插入食管,直接测量食管内压力变化,评估肌肉收缩的强度和协调性。胃镜检查:虽然胃镜主要用于观察食管黏膜情况,但也可辅助排除其他结构性病变,如肿瘤、狭窄等。

  “食管抽筋”要怎么治疗?治疗高收缩食管的目标是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并预防并发症。治疗方法因人而异,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进食时细嚼慢咽,避免冷食和过于黏稠的食物。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摄入,戒烟。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的目的是消除症状,首选内科药物治疗。一是硝酸酯类药物,可使平滑肌松弛,尤其在急性胸痛时可明显缓解症状;二是镇静及抗焦虑药物;三是抗反流治疗,首选PPI制剂。3.手术治疗:当药物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首选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手术),其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势。

  “食管抽筋”的预防与日常护理。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降低发病风险及减轻症状。均衡饮食: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保持饮食多样化,避免长期单一饮食。适量运动: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有助于缓解压力,改善身体机能。心理调适:学习压力管理技巧,如深呼吸、冥想,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帮助。定期体检:尤其是有消化系统疾病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消化系统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总之,“食管抽筋”,这一食管的“失控之舞”,虽然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但通过科学的认识、及时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大多数患者都能得到良好的控制,享受正常的生活。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应增加对这类疾病的了解,牢记“胸痛不是只有心梗,还有食管时时作梗,放松心情及时就诊,抽丝剥茧定能确诊”这一口诀,一旦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