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病作为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其特点表现为长时间的呼吸道症状以及肺功能降低。而呼吸功能锻炼则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本文将充分探讨慢性肺病患者如何才能有效实施呼吸功能锻炼。首先会讲解慢性肺病的症状,包括呼吸系统症状以及全身性症状等。之后,深入分析慢性肺病患者如何才能够有效锻炼呼吸功能,从而充分了解呼吸功能锻炼如何做才有效。通过实施这一综合性探讨可以充分了解慢性肺病患者如何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才有效,以便采取科学合理的呼吸功能锻炼措施来确保自身健康。
慢性肺病的症状。1.呼吸系统症状:首先,慢性咳嗽。若咳嗽的持续时间超过了8周,则是慢性肺病的首要表现症状。疾病早期可能会表现出干咳,而随着病情的不断进展极有可能会出现咳痰的情况,特别是在晨起或是活动之后有着加重的状况。其次,呼吸困难。可表现为活动之后出现呼吸费力的情况,如爬楼梯或是快走等。晚期患者则极有可能在静息状态下也能够感受到气促,导致对日常生活产生不良影响。最后,胸闷胸痛。有些患者会表现出胸部隐痛或是压迫感,这时则极有可能与肺部炎症或是合并心血管疾病存在密切关联。2.全身性症状:首先,疲劳以及体力降低。受到疾病的影响,氧气交换效率显著下降,导致机体长时间处在缺氧状态,这个时候患者就非常容易出现疲劳以及肌肉无力的情况。其次,体重减轻。慢性肺病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能量的消耗,并且呼吸困难还会对患者的进食产生影响,从而表现出了体重下降的情况。最后,发绀、杵状指。患者长时间缺氧极有可能会出现口唇青紫,甚至还有一部分患者会表现出手指末端膨大。3.其他症状: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若未能得到有效干预,那么患者极有可能会表现出下肢水肿以及颈静脉怒张的症状。同时,受到夜间咳嗽或是呼吸受阻等的影响,导致对患者的睡眠产生影响,长此以往其极有可能会表现出一系列的负面情绪,如焦虑、抑郁等。通过了解慢性肺病的症状可以利用相关的影像学技术来进行确定,并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来明确治疗方案。不同时期的慢性肺部表现也有所不同,如果在早期实施相应治疗与干预,能够有效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分析慢性肺病患者的症状对开展呼吸功能锻炼显得十分重要。
呼吸功能锻炼的方法。1.有氧训练:有氧运动能够加强心肺耐力,减轻患者呼吸困难的症状。锻炼方法包含慢跑、快步走以及游泳等,在锻炼期间要以患者自身耐受度为宜,每周3次,且每次锻炼时间不能少于15分钟。2.咳嗽与排痰锻炼:科学合理的咳嗽与排痰锻炼能够防止积痰引起并发症。在锻炼过程中,患者身体需坐直,深吸气之后采用双手对腹部实施按压,且身体向前倾斜45°,并进行连续性咳嗽。在咳嗽时需要将腹肌进行收缩,用力排出肺部痰液。3.呼吸锻炼:呼吸锻炼指的是对呼吸肌群实施锻炼,可以利用缩唇呼吸以及腹式呼吸等,如此不但可以提升膈肌活动力,还能够将肺部通气量进行提升,从而有效缓解病情。其中缩唇呼吸法是用鼻子进行吸气,之后撅嘴缓慢呼气,尽可能地全部呼出气体,每次10分钟,一天3次。腹式呼吸法是患者呈坐姿,双手分别放置在腹部与胸前,利用鼻子吸气,腹部外凸,且嘴巴呈微张状态,慢慢呼气,每次15分钟,一天2次。4.呼吸操锻炼:内容包括扩胸、弯腰运动等。在实施扩胸运动时,患者的双脚需要与肩部同宽,且双手呈握拳状,双臂伸直后向前、向后进行伸展;弯腰运动患者呈站立未,身体向前进行弯腰,双手尽可能地向下进行伸展。10次为1组,每天2~3组。综合而言,慢性肺病只有科学实施呼吸功能锻炼才可以促使患者康复。患者科学实施呼吸功能锻炼,并在此过程中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而改善呼吸功能。而且通过早期实施科学有效的呼吸功能锻炼可以有效促使患者康复,提升其生活质量。
慢性肺病作为临床上常见疾病,其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对患者来说,如何实施科学有效的呼吸功能锻炼对促使其康复具有积极意义。其中有氧训练、咳嗽咳痰训练等呼吸功能锻炼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并缓解其症状,有助于显著促使其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