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骨折患者在历经手术治疗后,往往会陷入关节僵硬的困境。关节僵硬就像一道无形的枷锁,严重限制患者的日常活动,让简单的行走、拿取物品都变得困难,还可能诱发关节软骨退变等并发症。通过科学合理的居家康复训练,多数患者都能打破僵局,重获灵活关节。
骨折术后关节僵硬的相关知识。骨折术后关节僵硬,是指骨折经手术治疗后,关节活动范围受限,难以恢复到正常的功能状态。这一状况的形成主要有三大原因。手术因素是其一。手术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关节周围组织造成一定损伤,若止血带使用时间过长,还可能致使局部组织发生粘连、形成瘢痕。这些变化会像“枷锁”一样,阻碍关节的正常活动。术后制动也是重要原因。为促进骨折愈合,术后需进行一定时间的制动。然而,长期制动会使关节周围肌肉逐渐萎缩,韧带出现挛缩,同时相邻关节活动受限,进而引发多关节僵硬、活动受限。疼痛与恐惧心理同样不可忽视。术后伤口的疼痛,以及患者对再次受伤的担忧,会让他们对主动活动关节心生畏惧,不敢轻易尝试,如前臂骨折,患者恐惧,不敢伸肘、肩,长此以往,肩、肘关节僵硬,日常生活严重受限。关节僵硬的危害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功能,行走、上下楼梯、拿取物品等基本活动都变得困难,生活质量大幅下降。长期关节僵硬还会增加并发症风险,关节软骨退变、骨质疏松等问题可能接踵而至,进一步加重关节损伤。而且,功能受限带来的不便,还可能使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心理健康。
居家康复前的准备。1.心理准备。患者首先要树立信心,关节僵硬是骨折术后的常见问题,通过科学的居家康复训练,大多数患者都能取得良好的恢复效果。同时,要克服恐惧心理,正确认识疼痛。康复训练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疼痛,但只要在可承受范围内,就应坚持训练。2.环境准备。居家环境要确保安全,避免地面湿滑、有障碍物等,防止患者在康复训练过程中摔倒受伤。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准备一些简单的康复器材,如弹力带、哑铃、毛巾等,辅助进行康复训练。3.对骨折有正确的认识。出院前,患者要与主治医生充分沟通,了解自己的骨折愈合情况、关节僵硬程度以及适合的居家康复训练计划。要明确骨折恢复时期可受力的程度,不要盲目的制动,引起相邻关节僵硬,定期复诊,以便康复进展,调整训练的方案。
居家康复训练方法。1.关节活动度训练。主动运动是患者自己主动进行关节的屈伸、旋转等运动,逐渐增加活动范围。比如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可在床上进行直腿抬高、屈膝伸膝等动作。被动运动则是在家人或康复器材的帮助下进行关节的被动活动,动作要轻柔,避免过度用力造成损伤,如肩关节骨折术后患者,可由家人帮助进行肩关节的前屈、后伸、外展、内收等被动活动。助力运动是利用自身的力量和外界的助力(如弹力带)共同完成关节活动,逐渐过渡到主动运动,例如肘关节骨折术后患者,可使用弹力带进行肘关节的屈伸助力训练。2.肌肉力量训练。等长收缩训练是肌肉收缩时长度不变,但张力增加。如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患者仰卧位,伸直膝关节,用力收缩大腿前侧肌肉,保持5-10秒,然后放松,重复进行。等张收缩训练是肌肉收缩时长度发生变化,产生关节活动,如小腿三头肌等张收缩训练,患者站立位,缓慢踮起脚尖,然后放下,重复进行。等速收缩训练可在康复后期进行,需要借助专门的等速训练设备,如动感单车,滑轮等设备,根据患者的肌肉力量情况调整运动速度,进行针对性的肌肉力量训练。3.物理治疗。康复训练前,可使用热毛巾、热水袋等对关节进行热敷,每次15-20分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如果康复训练后关节出现肿胀、疼痛加重等情况,可在训练后进行冷敷,每次10-15分钟,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家人还可帮助患者对关节周围的肌肉进行轻柔的按摩,促进血液循环,松解粘连组织,但要注意手法轻柔,避免过度用力。
结语。骨折术后关节僵硬的居家康复绝非一蹴而就,而是一场需要患者投入大量时间与精力的持久战,极其考验耐心与毅力。坚持家庭康复,遵循科学合理的方法,渐进性训练,定能逐步恢复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