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版 科普

癫痫发作时 家人急救这样做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李世娇

人口健康报 | 2025年08月04日

  癫痫,俗称“羊角风”或“羊癫疯”,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慢性疾病。当癫痫突然发作时,错误的急救方式不仅可能延误救治,还会加重患者伤害。本文将详细讲解癫痫发作时的正确应对措施,帮助大家在紧急时刻冷静处理。

  识别癫痫发作。癫痫发作类型多样,表现差异显著。1.最常见的强直-阵挛发作,患者会突然倒地,全身肌肉强直性收缩,紧接着出现肢体阵挛性抽搐,同时伴随意识丧失、口吐白沫,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大小便失禁。这种发作形式往往较为剧烈,容易引起旁人注意。以12岁的小患者明明为例,他在操场跑步时突然倒地抽搐,吓坏了周围同学,其实这就是典型的强直-阵挛发作。2.相比之下,失神发作则更为隐蔽。患者会突然发呆、动作停止,手中物品掉落,持续数秒后自行恢复,常被误认为注意力不集中。曾有位小学生在课堂上频繁出现这种情况,老师以为是偷懒,经检查才确诊为癫痫失神发作。此外,局灶性发作表现为身体局部抽搐或感觉异常,比如单侧手指抽搐、一侧面部麻木等,这些发作形式容易被忽视,错过最佳诊断时机。3.区分癫痫发作与其他相似症状同样重要。晕厥通常是短暂意识丧失后迅速恢复,发作前多有头晕、眼前发黑等先兆;低血糖发作常伴有心慌、出汗、手抖等症状,补充糖分后症状缓解。了解这些差异,能帮助我们快速判断病情,采取正确应对措施。

  急救黄金3步。当发现癫痫发作,需迅速行动。首先,立即清理患者周围尖锐物品、硬物,如桌椅、石头等,避免患者抽搐时碰撞受伤。曾有患者发作时撞到桌角,导致颅骨骨折,教训惨痛。同时将患者头部轻轻转向一侧,使口腔分泌物自然流出,防止误吸入气管引发窒息。这一动作看似简单,却能有效降低窒息风险。其次,千万不要强行按压患者抽搐的肢体,这可能导致骨折或脱臼。临床数据显示,因强行按压造成患者骨折的案例占比达18%。也不要往患者嘴里塞任何东西,如筷子、勺子、手指等,以往人们认为塞东西能防止咬舌,但实际上患者咬舌风险极低,强行塞物反而可能阻塞气道,造成严重后果。曾有家属情急之下将筷子塞进患者口中,结果筷子断裂,碎片进入气道,险些致命。要用手机计时记录发作时长,并仔细观察患者发作表现,如肢体抽搐从哪一侧开始、是否有眼睛凝视、头向一侧偏斜等细节,这些信息对医生后续诊断治疗极为重要。准确的发作记录,能帮助医生更精准地判断病情,制定治疗方案。

  发作后防护。待患者抽搐停止,可轻轻将其置于侧卧位(恢复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口腔分泌物积聚。若患者戴有眼镜、领带等束缚物,应及时解开。有些患者因领带未及时解开,导致呼吸不畅,延长了恢复时间。患者逐渐苏醒时,往往会感到困惑、恐惧,此时家人要耐心陪伴,轻声安抚,告知患者已经安全,避免其因惊慌而做出危险举动。不要急于让患者起身活动,可让其在原地休息片刻,待体力和意识完全恢复。曾经有患者刚苏醒就起身,结果因头晕摔倒,造成二次伤害。

  及时送医判断。并非每次癫痫发作都需立即送医,但出现以下情况时,应迅速呼叫120或送往医院:患者首次发作,无法判断病情;发作持续超过5分钟仍未停止;发作结束后患者意识未恢复,仍处于昏迷状态;短时间内反复发作等。这些情况都提示病情严重,需要专业医生及时干预。送医时,要携带患者过往病史资料,如病历本、检查报告、用药记录等,并将发作时记录的时长、具体表现等信息详细告知医生,以便医生准确评估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完整的病史资料,能让医生更快了解患者情况,提高诊断效率。

  日常预防与注意事项。日常生活中,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过度劳累,防止因身体疲劳诱发发作。据统计,长期熬夜的癫痫患者发作频率比作息规律者高出30%。同时,患者必须严格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随意调整用药是导致癫痫复发的常见原因。许多患者因自行停药,导致病情反复,治疗难度加大。此外,要避免患者进行游泳、攀高、驾驶等危险活动,这些行为在发作时可能引发严重后果。家人也应多关注患者心理状态,给予理解和支持,帮助其树立积极心态,更好地控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