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阳华丽
65岁的李阿姨突然被鼻腔涌出的鲜血惊醒。她慌忙仰头用纸巾堵住鼻子,可血却顺着喉咙往下咽。半小时后血仍没止住,还出现了胸闷气短。家人紧急送医后发现,这次鼻出血竟是血压骤升引发的鼻腔动脉破裂,若再延误可能危及生命。这样的案例提醒我们:中老年人鼻出血绝非小事,学会识别危险信号和正确处理方法,至关重要。
这些鼻出血情况,必须立即就医。很多人觉得鼻出血是“上火”或“干燥”导致的小问题,但中老年人鼻腔血管脆弱,基础疾病多,有些出血可能是健康警报。判断关键一:出血的量和部位。普通鼻出血通常是单侧鼻孔少量出血,用手按压几分钟就能止血。但如果双侧鼻孔同时出血,甚至血液从口腔、咽喉大量涌出,说明破裂的可能是鼻腔深处的大血管,必须马上送医。比如一些高血压患者,血压突然升高时就容易引发这种严重出血。判断关键二:血液的颜色和状态。新鲜的鲜红色血液一般问题不大,但如果血呈暗红色或黑色,还伴有血丝、黏液,甚至散发腐臭味,可能意味着鼻腔内存在感染、肿瘤等严重问题。曾有位老人反复出现带异味的鼻出血,最终查出是鼻窦肿瘤,及时治疗才避免了病情恶化。判断关键三:伴随症状。鼻出血时如果出现头晕、心慌、浑身没劲,可能是失血过多导致贫血,甚至有休克风险;出现鼻塞、面部麻木、视力模糊等症状,可能与鼻腔或鼻窦肿瘤有关;对于有高血压、冠心病的老人,如果鼻出血时血压骤升或骤降,可能诱发脑出血、心梗等严重后果,这些情况都要立刻拨打120。判断关键四:止血难度。正常情况下,按压鼻翼5-10分钟就能止血。但如果按压超过30分钟还血流不止,或者24小时内反复出血3次以上,哪怕出血量不大,也要尽快就医。尤其是正在服用阿司匹林、华法林等抗凝药物的患者,小出血也可能变成大麻烦。
鼻出血时的正确处理方法:三做三不做。鼻出血突然发生时,掌握正确的处理步骤能有效止血,避免危险。1.正确做法(三做)。①身体前倾:立刻坐下,身体微微前倾,头略向下低,千万不要仰头!仰头会让血液倒流进咽喉、胃部,不仅止不住血,还可能引起呛咳、呕吐,甚至导致窒息。②按压止血: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鼻翼软骨处(就是鼻子软软的部分),持续用力压迫5-10分钟。注意不要频繁松手查看,以免刚凝结的血块脱落导致再次出血。③冷敷辅助: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鼻梁、额头或后颈,低温可以让血管收缩,帮助止血。如果没有冰袋,用冷水浸湿的毛巾也可以。2.错误做法(三不做)。①不用纸巾、棉花乱塞:粗糙的纸巾、棉花容易划伤鼻黏膜,还可能残留纤维引发感染。而且填塞过紧会损伤鼻腔结构,过松又起不到止血作用。②不要剧烈活动:鼻出血时不要弯腰、咳嗽、用力擤鼻涕,这些动作会增加鼻腔压力,导致出血加重。③不随意使用滴鼻剂:很多人习惯用滴鼻液止血,但不明成分的滴鼻剂可能刺激鼻腔,甚至引起药物性鼻炎。除非是医生推荐的止血滴鼻剂,否则不要自行使用。如果经过上述处理,鼻出血仍未停止,或者出血量很大、伴有头晕心慌等症状,一定要立即前往医院。
日常预防:五个习惯降低鼻出血风险。预防永远胜于治疗,中老年人做好日常防护,能大大减少鼻出血的发生。习惯一:保持鼻腔湿润。秋冬季节空气干燥,鼻腔黏膜容易干裂出血。可以每天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1-2次,洗完后在鼻腔前部涂抹少量凡士林或金霉素眼膏,形成保护膜。习惯二:控制基础疾病。有高血压、糖尿病的老人,要严格遵医嘱服药,每天定时测量血压、血糖,不能随意停药或增减药量。习惯三:健康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猕猴桃、青椒),能增强血管弹性;多吃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如菠菜、西兰花、豆制品),有助于血液凝固。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对鼻腔黏膜的刺激。习惯四:避免鼻腔损伤。改掉抠鼻子的坏习惯,鼻痒时可以用清水冲洗或轻轻揉按鼻翼缓解。雾霾天、沙尘天气出门记得戴口罩,减少粉尘、污染物对鼻腔的刺激。习惯五:定期体检。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每年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及时发现血液系统异常。有鼻咽癌家族史的人群,建议定期做鼻内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