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版 科普

肾结石克星:输尿管镜碎石新术

□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李海婧

人口健康报 | 2025年08月04日

  肾结石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传统治疗方式如体外冲击波碎石、开放手术,存在碎石不彻底、创伤大、恢复慢等局限。而输尿管镜碎石新术的出现,为肾结石患者带来了更高效、安全的治疗选择,已逐渐成为泌尿系统结石治疗的主流技术。

  认识输尿管镜碎石新术。输尿管镜碎石新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它利用人体自然的泌尿系统通道,经尿道、膀胱进入输尿管,找到结石后,通过输尿管镜内置的操作通道,使用钬激光等碎石装置将结石击碎,再通过自然排泄或器械取出。核心设备中,输尿管镜类似一根纤细的内窥镜,能够清晰观察输尿管内情况;钬激光则如同“碎石小能手”,可精准将结石粉碎成细小颗粒。该手术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一般来说,直径小于2厘米的输尿管结石、肾结石,以及部分特殊位置的结石,采用此术效果较好。但对于存在严重尿道狭窄无法置入输尿管镜、全身出血性疾病未控制、严重心肺功能障碍无法耐受麻醉等情况的患者,则不适合进行这项手术。

  手术全流程详解。在手术前,患者需要完成一系列检查,包括尿常规、B超、CT等,这些检查能帮助医生确定结石的位置、大小、数量以及肾脏和输尿管的具体情况。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华法林)的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提前停药或调整用药方案,以降低术中出血风险。饮食上,术前1-2天需避免进食易产气食物,如豆类、奶类,术前6-8小时要禁食禁水;生活方面,要保证充足睡眠,调整好心态,避免过度紧张。手术时,患者会接受麻醉,常见的麻醉方式为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麻醉后患者不会感受到疼痛。医生先将输尿管镜经尿道缓慢置入膀胱,找到输尿管开口后,再将输尿管镜插入输尿管,通过输尿管镜观察并找到结石。确定结石位置后,利用钬激光等碎石设备将结石击碎,随后使用套石篮等器械将较大的结石碎片取出,较小的碎片则可通过尿液自行排出体外。整个手术过程一般持续30分钟至2小时,具体时间取决于结石的复杂程度。若结石质地坚硬、位置刁钻,手术时间可能会相应延长。术后患者通常需要住院观察2-5天,医护人员会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尿液颜色和引流量等情况。多数患者术后会留置输尿管支架,其作用是支撑输尿管,防止碎石残留导致梗阻,同时促进尿液引流,减轻输尿管水肿。支架一般在术后1-3个月根据恢复情况取出。在此期间,患者可能会出现轻微腰部酸胀、尿频、尿急等不适,这是支架刺激引起的常见反应,不用过于担心。

  术后护理与注意事项。术后日常护理中,饮食是关键。患者应避免食用高钙食物,如牛奶、虾皮,以及高草酸食物,如菠菜、浓茶,防止结石复发。每天需保证饮用2000-3000毫升的水,充足的饮水能增加尿量,促进碎石排出,还可稀释尿液,减少晶体沉积。同时,术后早期应避免剧烈运动,防止支架移位或引起出血。若要活动,可选择慢走等低强度运动。若术后出现轻微血尿,这属于正常现象,一般通过多饮水可逐渐缓解;但如果血尿颜色加深、持续时间较长,或出现剧烈疼痛、发热(体温超过38℃)等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此外,术后定期复查至关重要,通常术后1周、1个月、3个月需要分别进行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恢复情况,及时发现潜在问题。每次复查项目有所不同,1周时主要检查尿液常规判断有无感染,1个月时通过超声查看结石残留情况,3个月则会综合评估肾脏功能及输尿管恢复状态。

  预防肾结石复发。日常饮食应保持均衡,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减少高蛋白、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每周应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运动能促进新陈代谢,帮助排出体内多余物质。同时,要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充足的睡眠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的内分泌和代谢功能,降低结石形成风险。此外,定期体检也很重要,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泌尿系统超声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结石,及时干预。

  输尿管镜碎石新术凭借微创、高效、恢复快的优势,为肾结石患者带来新希望。科学治疗与日常预防相结合,既能应对当下病痛,也能降低结石复发风险,守护肾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