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冠状动脉出现狭窄或堵塞,可能引发冠心病,严重威胁健康。冠脉造影作为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手段,能清晰展现冠状动脉情况,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关键依据。了解其相关知识,有助于人们更好应对心脏健康问题。
什么是冠脉造影?冠脉造影是检查冠状动脉的医学技术,可清晰呈现冠状动脉形态。其原理是通过导管向冠状动脉注入造影剂,利用X线显示血管情况。在医学领域,它被公认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结果对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有重要参考价值。
哪些人需要做冠脉造影?有典型心绞痛症状者,如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紧缩性疼痛,可向左肩、左臂、颈部、下颌部放射,劳累或情绪激动时诱发,休息或服硝酸甘油后缓解,需考虑做冠脉造影。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提示可能有冠心病的人,需进一步做冠脉造影明确诊断,因这些检查虽能发现心肌缺血迹象,但无法准确判断冠状动脉病变具体情况。发生过心肌梗死的患者,必须进行冠脉造影,以明确梗死相关血管情况,为后续支架植入等治疗提供指导。此外,进行心脏外科手术前,如心脏瓣膜置换术,为评估冠状动脉状况、确保手术安全,也需做冠脉造影。
冠脉造影检查前要做什么?检查前,患者要做好身体准备,一般术后6-8小时需禁食禁水,避免检查中因恶心、呕吐引起误吸,保障安全。患者需向医生详细告知自身情况,包括药物过敏史(尤其是造影剂过敏史)、既往病史(如高血压、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等),以及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处方药、非处方药、保健品等)。这些信息对医生评估检查风险、制定合适方案很重要。心理上,患者要消除紧张情绪,可向医生了解检查大致流程和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好准备,以平和心态配合。
冠脉造影检查过程是怎样的?冠脉造影通常在导管室进行,患者取平卧位,医生选手腕部桡动脉或大腿根部股动脉作为穿刺部位。确定后,对局部皮肤消毒、麻醉,用穿刺针穿刺血管,成功后插入导丝,沿导丝置入导管鞘,再通过导管鞘将导管送至冠状动脉开口处,随后注入造影剂,启动X线机透视和摄片,使冠状动脉影像清晰显示在屏幕上。检查中,患者穿刺部位可能有轻微胀痛感,注入造影剂时可能有短暂全身发热感,这些都是正常反应,不必紧张。整个过程通常30分钟到1小时左右,具体时间因患者血管情况、操作难度等有所差异。
冠脉造影检查后要注意什么?检查结束后,穿刺部位护理和术后活动需按部位调整。手腕穿刺者用压迫器止血4-6小时,期间观察有无出血肿胀,短期内避免手腕过度弯曲和提重物;大腿根部穿刺者术后需平卧,穿刺侧下肢伸直,压迫止血后卧床约24小时,卧床时可适当活动脚趾防血栓,下床活动需循序渐进,且两者都要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沾水感染。饮食上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忌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可适量饮温开水促进造影剂排出。同时,患者要密切观察自身状况,若出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不适或穿刺部位异常,需及时告知医生。
冠脉造影有风险吗?任何医疗检查都有一定风险,冠脉造影也不例外,但总体风险较低。常见轻微风险有穿刺部位血肿,多因压迫止血不当或患者凝血功能异常引起,经适当处理可自行吸收;少数患者可能出现造影剂过敏反应,如轻微皮疹、瘙痒等,用抗过敏药后可缓解。罕见严重风险包括心肌梗死、脑卒中,但其发生率极低。医生会在检查前全面评估患者,采取预防措施降低风险,患者不必因担心这些罕见风险而拒绝必要检查。
检查结果怎么看?冠脉造影结果主要通过观察冠状动脉影像判断。正常情况下,冠状动脉走行顺畅,管腔通畅,无狭窄或堵塞,血流灌注良好,表明无明显病变。若显示冠状动脉有狭窄,可按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轻度狭窄(小于50%)一般不明显影响心肌血液供应,通常采用药物治疗结合生活方式干预控制病情;中度狭窄(50%-70%),医生会结合患者症状、心肌缺血情况等,判断是否需介入治疗(如支架植入);重度狭窄(大于70%)会明显影响心肌血液供应,通常需介入治疗或外科搭桥手术改善供血。医生会结合冠脉造影结果、患者临床症状及其他检查结果,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