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版 科普

甲状腺结节患者 碘盐到底能不能碰

□柳州市柳北区长塘镇卫生院 吴静

人口健康报 | 2025年08月04日

  在当今社会,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日益增高,已成为一种常见的甲状腺疾病。且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许多患者在确诊后,都会对日常饮食中的碘盐产生疑问:患上甲状腺结节,到底还能不能吃碘盐?碘作为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关键原料,其摄入与甲状腺结节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为甲状腺结节患者提供科学、实用的指导,帮助大家明确碘盐的食用原则。

  甲状腺结节小科普。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细胞在局部异常增生所引起的肿块,可随吞咽动作随甲状腺而上下移动,是临床常见的病症。其成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如家族性甲状腺结节病史者发病风险较高)、碘摄入异常、自身免疫因素(如桥本甲状腺炎可诱发结节)、环境因素(如辐射暴露等)。大多数甲状腺结节为良性,通过超声检查可初步判断其性质,恶性结节的比例通常低于5%。良性结节一般不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但部分结节可能会逐渐增大,压迫周围组织,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症状;少数结节可能为恶性,即甲状腺癌,需及时进行手术等规范治疗。

  碘与甲状腺的“亲密关系”。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对甲状腺功能的正常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甲状腺通过摄取碘来合成甲状腺激素(包括T3、T4),甲状腺激素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神经系统发育等多种生理过程,对维持机体的正常功能不可或缺。当碘摄入过少时,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通过反馈调节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增多,会导致甲状腺代偿性增生,形成甲状腺肿大,也可能增加甲状腺结节的发生风险。而碘摄入过多时,可能会引起甲状腺功能异常,如诱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还可能促使甲状腺结节的生长或加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病情。因此,保持碘的适量摄入,对于维持甲状腺的健康至关重要。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成年人每日碘摄入量为150微克,孕妇和哺乳期女性为250微克。

  甲状腺结节患者,碘盐能吃吗?对于甲状腺结节患者是否能吃碘盐,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判断。无甲亢的甲状腺结节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可以正常食用碘盐,但要注意控制摄入量,避免过量。因为正常的碘摄入有助于维持甲状腺的正常功能,过量则可能带来不良影响。此类患者甲状腺功能通常正常,TSH水平在正常范围内,无需刻意规避碘盐。合并甲亢的甲状腺结节患者,由于甲亢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而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此时需要遵医嘱限制碘盐的摄入,以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合成,缓解病情。这类患者往往伴有TSH降低、游离T3、游离T4升高,严格限碘有助于控制甲亢症状。对于生活在碘缺乏地区的甲状腺结节患者,建议食用碘盐。我国部分山区、偏远地区属于碘缺乏区域,这些地区的环境中碘含量较低,人体容易出现碘缺乏,适当补充碘盐可以预防因碘缺乏导致的甲状腺疾病加重,降低结节进一步发展的风险。

  日常吃碘盐的实用建议。在选择碘盐时,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合格的加碘食盐,注意查看包装上的碘含量标识(我国加碘食盐中碘含量标准为每公斤20-30毫克),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产品。对于高水碘地区居民,则可选择无碘盐。按照我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成年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应超过5克,其中碘的摄入量一般能满足人体需求(约75-150微克)。甲状腺结节患者应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病情,合理控制碘盐的食用量,合并甲亢者可适当减少至更低水平。除了碘盐,一些食物也富含碘,如海带(每100克约含碘1100微克)、紫菜(每100克约含碘4323微克)、海鱼(如带鱼每100克约含碘5微克)等。甲状腺结节患者在食用这些食物时,要注意适量,避免因摄入过多碘而影响病情。无甲亢的患者可适量食用,每周1-2次即可;合并甲亢的患者则应减少或避免食用,具体可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

  结语。甲状腺结节患者对于碘盐的食用,关键在于科学、合理。要根据自身的病情(如是否合并甲亢)、所处地区的碘含量情况等,来确定碘盐的食用方式和摄入量。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饮食和治疗方案。只有科学对待碘盐,才能更好地守护甲状腺健康,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