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版 科普

烧伤后皮肤脆弱期,这样护理避免疤痕和瘙痒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罗雅丽

人口健康报 | 2025年08月04日

  生活中有很多人都经历过烧伤,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一旦发生严重烧伤情况,后果都比较严重,甚至可能留下难以治愈的永久性疤痕,然而,在皮肤愈合之后,还应做好针对性护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皮肤瘙痒症状,避免疤痕形成。那么,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烧伤后皮肤脆弱期应该怎样护理吧!

  创面清洁。浅二度烧伤时,需立刻用流动的冷水冲洗烧伤创面15-0分钟,绝对不能让冰块直接接触皮肤;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之后,把创面上的异物清理干净;如果水疱是完整的,可以保留疱皮;如果水疱已经破损,那就需要把坏死的表皮剪掉。每日用含银离子的敷料或者医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创面,让创面保持湿润状态。

  冷敷。可采用洁净毛巾包裹冰袋,或用冷水浸湿的纱布,敷于瘙痒部位,每次冷敷5-10分钟;低温能够在一定时段内使局部神经末梢产生麻痹效应,抑制组胺释放,进而缓解局部灼热感与瘙痒症状。需重点关注的是,应避免皮肤与冰块直接接触,以免冻伤;若皮肤处于未完全愈合状态,需保证所使用的敷料符合无菌规范。

  保湿护理。选用添加尿素、神经酰胺或甘油成分的无香料保湿乳,每日涂抹3-5次,烧伤会破坏皮肤屏障,导致皮肤水分流失速度加快,进而引发干燥性瘙痒;而保湿剂的应用,可促进皮脂膜的修复,降低角质层裂隙刺激,在烧伤愈合初期,建议覆盖用凡士林纱布等医用级敷料。

  药物干预。严格遵照医嘱使用抗组胺氯雷他定片药物,例如西替利嗪口服溶液,用于缓解过敏反应;当瘙痒症状严重时,可在短期内外用弱效激素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进行治疗;若患者出现合并感染的情况,则需联合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在使用药物时,应避免将药物用于未愈合的创面;对于儿童患者,用药过程必须有家长监督。

  压力疗法。伤口愈合后,在瘢痕区采用穿戴弹力衣或贴敷硅胶的方式,产生持续压力,抑制纤维细胞过度增殖,每日佩戴时长不少于12小时,并配合按摩,有助于改善瘢痕,将压力进行均匀分布,当出现皮肤发白或疼痛现象时,应及时调整弹力衣或硅胶的松紧度。

  避免过度摩擦。当皮肤烧伤后,在恢复过程中需避免过度摩擦,防止皮肤表面损伤进一步恶化,从而对皮肤的愈合效果造成不良影响,此外,还应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护用品,以免刺激皮肤,影响其恢复。

  避免抓挠。若皮肤在被烧伤后出现红肿、疼痛等不适症状时,应严禁用手抓挠患处,以免加重皮肤表面的损伤,进而对皮肤的愈合进程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在生活中也要减少或避免用手抓挠创面,防止皮肤出现破损感染情况。

  调整饮食。在烧伤康复期,患者需严格把控饮食,严禁食用辛辣、油腻且刺激性大的食物,防止皮肤瘙痒症状加重,可适当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E和锌等营养成分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坚果等,促进皮肤修复,减轻皮肤瘙痒症状。

  心理调节。皮肤瘙痒可能会使患者产生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而这些不良情绪又会进一步加重皮肤瘙痒症状,因此,患者需进行心理调节,保持心情舒畅,通过听音乐、阅读书籍、与家人朋友沟通交流等方式分散注意力;还可通过开展放松训练,如深呼吸、冥想、渐进性肌肉松弛等方法,达到缓解焦虑情绪、减轻瘙痒症状的效果。

  防晒管理。新生皮肤对紫外线极为敏感,愈合后的6个月内,一定要做好防晒工作,可挑选SPF50+的物理防晒霜,外出时穿防晒衣遮挡紫外线,千万不要抓挠发痒的部位,冷敷涂抹薄荷脑软膏能够减轻不适症状;待创面彻底愈合后,可涂抹适量维生素E按摩。

  定期复查。烧伤患者应定时到医院复查,持续关注创面的愈合情况,医生会根据创面愈合情况,合理调整治疗方案。如有必要,医生也会建议进行激光或手术修复,以减少疤痕形成的可能。

  总而言之,烧伤后的3-6个月是瘢痕干预的关键时期,若瘙痒的同时伴有红肿、渗液或发热等症状,可能意味着继发感染,需立刻就医处理创面。在瘢痕增生阶段,瘙痒可能会持续数月,所以要坚持进行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