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手术作为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手段,术后护理对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科学、规范的护理不仅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还能帮助患者更快地恢复身体功能,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下从多个方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乳腺癌术后的护理要点。
术后伤口护理。术后伤口的妥善处理是预防感染、促进愈合的关键。手术结束后,伤口会被无菌敷料覆盖,患者及家属要注意保持敷料的清洁干燥,切勿自行揭开查看或更换,以免引发感染。一般情况下,医护人员会根据伤口的愈合情况定期更换敷料,患者只需配合即可。在日常活动中,要特别注意避免拉扯到伤口。术后1-2天内,伤口可能会有轻微的渗血,这属于正常现象,不必过于惊慌。但如果发现敷料被血液浸透,或者伤口周围出现红肿、发热、疼痛加剧等情况,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以便及时处理。拆线后,伤口部位的皮肤较为娇嫩,要避免摩擦和碰撞。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促进伤口愈合、减少瘢痕形成的药物。同时,要注意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若出现伤口裂开、流脓等异常,需立即就医。
疼痛管理。术后疼痛是乳腺癌患者常见的不适症状,有效缓解疼痛有助于患者更好地休息和恢复。患者要正确认识术后疼痛,不要因为害怕疼痛而不敢活动,也不要强忍疼痛。医护人员会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相应的镇痛措施,如口服止痛药、肌肉注射止痛针等。患者及家属要了解所用止痛药物的用法、剂量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头晕等。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告知医生,医生会根据情况调整用药。
肢体活动与功能锻炼。术后适当的肢体活动和功能锻炼对恢复患侧上肢的功能至关重要,但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术后1-2天,患者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手指和腕部活动,如握拳、伸指、腕部旋转等,每次5-10分钟,每天3-4次,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手部肿胀。术后3-5天,在医生的允许下,可以开始进行肘部的屈伸运动,但要注意避免过度用力。术后1周左右,可以逐渐进行肩部的活动,如缓慢地将患侧上肢向上抬举、外展等,但要以不引起明显疼痛为限。
饮食调理。合理的饮食能为患者提供充足的营养,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身体恢复。术后初期,患者的胃肠功能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如小米粥、大米粥、烂面条等。随着身体的逐渐恢复,可以逐渐增加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瘦肉、鱼类、豆制品等,以促进伤口愈合。
心理护理。乳腺癌患者在术后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自卑等,这些不良情绪会影响患者的康复。家属要多关心、安慰患者,给予患者足够的情感支持,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患者自身也要学会调整心态,正确面对疾病。可以多了解一些乳腺癌的治疗和康复知识,与其他患者交流经验,互相鼓励。也可以通过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如散步、瑜伽、绘画等,转移注意力,缓解心理压力。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乳腺癌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皮下积液、皮瓣坏死、上肢水肿等,做好预防和及时处理非常重要。皮下积液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伤口部位肿胀、有波动感。患者要避免剧烈活动,防止积液增多。如果出现皮下积液,医护人员会进行穿刺抽液,并加压包扎。皮瓣坏死多发生在术后3-7天,表现为皮瓣颜色变黑、坏死。预防皮瓣坏死要注意保持伤口敷料的清洁干燥,避免皮瓣受压。一旦发生皮瓣坏死,要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情况进行清创、换药等处理。
定期复诊。定期复诊是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复发和转移的重要措施。患者要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到医院进行复诊,一般术后2年内每3个月复查一次,术后3-5年内每6个月复查一次,术后5年以上每年复查一次。
总之,乳腺癌术后护理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作,需要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患者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护理和康复训练,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合理饮食,定期复诊,以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