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版 医线

七旬老人“闭袢性梗阻”危在旦夕烟台市中医医院高效救治化险为夷

人口健康报 | 2025年08月04日

  腹痛腹胀、呕吐不止、停止排气排便——73岁的刘先生(化名)突遭凶险的“闭袢性梗阻”,肠管几近坏死,危在旦夕!烟台市中医医院普外科团队火速响应,通过精准的腹腔镜急诊手术成功解除致命“卡压”,不仅挽救了生命,更奇迹般保住了濒临坏死的肠管。康复出院的刘先生及其家属对医院的高效救治与精湛医术赞不绝口。

  当日,刘先生被剧烈腹痛、腹胀折磨一整天,被家属紧急送至烟台市中医医院普外科。患者腹痛持续加

  重,伴呕吐且完全停止排气排便,情况危急!急诊腹部CT结果令人心惊——显示刘先生的小肠

  发生了凶险的“闭袢性梗阻”:一段长达40cm的肠管如同被两道“铁箍”死死卡住,“双向梗阻”导致肠腔压力急剧飙升,肠壁血液循环几近中断。此种情况进展极快,肠管可在短时间内

  发生坏死、穿孔,进

  而引发致命的感染性休克,死亡率 达 25% 到60%!“手术指征明确,必须立即手术!”普外科孙晨昆副主任医师迅速作出决断。一声令下,救治即刻进入“生死时速”模式:主治医师飞快完成术前评估,护理团队同步进行备皮、建立静脉通路,麻醉科提前介入优化方案……这场与死神赛跑的极速响应,为后续手术的成功赢得了最宝贵的“黄金时间窗”。

  手术室内,腹腔镜视野清晰揭示了腹腔内的危急景象:致密的大网膜粘连带像一道无情的“绞索”,形成的致密“卡压环”,如同一道铁箍将小肠死死卡压。被束缚的肠管已膨胀至正常3倍大小,色泽暗红、严重水肿,濒临坏死边缘。孙晨昆带领团队,在腹腔镜下精准、细致地分离粘连束带,逐一松解致命的“卡压环”。当最后一处压迫解除的瞬间——奇迹出现了:暗红的肠管在恢复血供后逐渐重现生机,转为鲜红,肠壁张力缓慢回升,黏膜重现光泽。经术中严谨评估,确认这段长达40cm的肠管活力完全恢复,无需切除!这一结果弥足珍贵,意味着最大程度保留了老人的肠道功能,避免了肠切除可能带来的住院时间长、术后恢复慢、消化吸收障碍等影响,为术后高质量生活奠定了基础。

  术后恢复进展顺利:手术当天,刘先生便恢复了自主排气;一周后,老人康复良好,平安出院。“真是捡回了一条命啊!”刘先生的老伴激动地说,“老头子这么大年纪,送来时情况那么吓人,我们最担心的就是手术风险。真没想到手术这么快、这么成功,肠子也保住了!医生们不仅技术了得,术前术后解释得也特别清楚,让我们心里有底。现在恢复得这么好,我们全家都打心眼里感激烟台市中医医院!”

  “对于像刘大爷这样的高龄患者,突发闭袢性梗阻极其凶险,每一分钟都关乎生死和肠道存亡。”孙晨昆总结道,“本次救治的关键在于‘快’和‘准’:快速诊断、极速响应、急诊手术;精准定位、微创操作、成功保肠。这不仅及时解除了致命的梗阻危机,更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肠管完整性,从根本上避免了肠切除及由此可能引发的肠瘘、短肠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对老年患者而言,这不仅是一次生命的挽救,更是对其术后生活质量的坚实保障。”

  烟台市中医医院普外科团队凭借快速反应机制、多学科高效协作和娴熟的腹腔镜微创技术,为患者的生命和健康筑起了坚实防线。(本报记者 宋吉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