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新生儿科 莫艳兰
新生儿腹泻一般会表现出频繁排出稀便,同时还会伴有不同程度的腹部不适感。新生儿腹泻产生的影响并非仅局限于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流失,还可能使生长发育出现延迟。了解腹泻的成因及其治疗手段,对提高新生儿健康水平非常重要。
腹泻对新生儿健康的影响。新生儿腹泻属于临床常见的健康问题,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腹泻会使体内大量水分以及电解质因频繁排便而流失,可能引起脱水症状。如果脱水未能得到及时补充,可能导致低血压、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后果。腹泻还会对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造成影响,使新生儿所需营养物质的吸收受到影响。长期腹泻甚至会造成体重下降、免疫力降低,增加其他疾病的感染风险。
新生儿腹泻的原因。(一)感染性因素。轮状病毒是新生儿腹泻常见致病因素,轮状病毒会破坏肠道上皮细胞,使肠道水分吸收功能受到损害,引起腹泻。诺如病毒也是引起新生儿腹泻的关重要病毒,其传播途径多样,容易造成集体感染现象。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也会导致腹泻发生,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直接对肠道产生刺激,引发炎症反应,最终导致腹泻。寄生虫感染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在卫生条件欠佳的地区,寄生虫感染给新生儿带来的影响更为严重。(二)非感染性因素。乳糖不耐受属于新生儿群体中较为常见的非感染性腹泻成因,另外,当新生儿对某些食物成分或者牛奶蛋白产生过敏时,腹泻现象的发生较为常见。抗生素的运用也存在使新生儿发生腹泻的可能性,抗生素将肠道中的有益细菌杀死,造成肠道微生态失衡,促使致病菌生长,引发腹泻。(三)其他因素。新生儿出现腹泻,其发生原因可能和喂养方式以及环境因素存在紧密联系。母乳喂养的婴儿和人工喂养的婴儿相比,前者腹泻的发生率相对较低,源于母乳里面富含抗体以及益生菌,对提高新生儿的免疫系统有所帮助,可以减少肠道感染的概率,然而人工喂养的婴儿大多因为配方奶的质量、储存条件以及喂养方式不合适,容易出现腹泻。另外环境卫生条件较差,新生儿接触有害病原体的机会增多,会导致腹泻发生,环境因素属于导致腹泻发生的关键外部原因。
新生儿腹泻的治疗方法。(一)补液治疗。新生儿在腹泻期间,会由于频繁排便而使大量水分以及电解质流失,有可能引起脱水以及电解质失衡,口服补液盐(ORS),是较为常用的补液方式,适用于轻度与中度脱水的情形,ORS包含水、盐以及糖,可以有效地帮助恢复体液平衡。针对严重脱水的病例而言,静脉补液是必不可少的,此种治疗方式通过静脉注射补充液体,快速纠正脱水状态。补液治疗需要依据新生儿的具体病情以及体征,选择适宜的补液方案,并且及时对补液速度以及成分做出调整。(二)药物治疗。在感染性腹泻中,如果是细菌感染引发的腹泻,抗生素对病菌的生长起到抑制效果,减轻腹泻带来的症状,益生菌的运用日益受到推荐,其帮助恢复肠道菌群的平衡状态,推动肠道健康发展。对于因过敏或者乳糖不耐受导致的腹泻,针对性地使用抗过敏药物或者乳糖酶补充剂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而止泻药在新生儿中的使用比较谨慎,一般仅在有明确指征时才使用,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开展,防止不当使用而造成副作用。(三)营养支持。新生儿处于腹泻阶段时,虽然腹泻可能对胃肠道的吸收功能产生影响,然而持续喂养对于维持其营养以及免疫力而言非常重要,母乳喂养当属最为理想的选择,由于母乳给予丰富的营养,而且还包含免疫因子,可以提升新生儿的抵抗力。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对配方奶进行适度调整,选择低乳糖或者易消化的配方,以此减轻肠道负担。禁食做法已被广泛认为不可取,原因在于禁食会导致新生儿出现营养不良的状况,对其恢复造成影响,恰当的营养支持可以帮助新生儿保持正常的生长发育,缩短腹泻的恢复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