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65版 科普

影响种植牙使用寿命的因素有哪些?

□蒙阴县中医医院 李现刚

人口健康报 | 2025年07月17日

  种植牙作为修复缺失牙齿的一项重要技术,因其外观自然、咀嚼力强、使用便捷而受到广泛欢迎。许多患者关心种植牙能用多久。实际上,种植牙虽然是“假牙”,但并不是安装后就会“一劳永逸”。影响其使用寿命的因素非常复杂,既包括个人的身体条件或使用习惯,也与种植技术或维护方式密切相关。以下将围绕“种植牙使用寿命影响因素”这一主题,从三个方面进行通俗讲解,帮助读者科学认识种植牙,做到“种得好、用得久”。

  患者个体因素:身体条件与口腔卫生是关键基础。种植牙的长期稳定性首先取决于患者自身的身体状况或口腔环境。骨质健康是植体稳固的前提,如果患者存在严重的骨质疏松,可能导致种植体在植入初期无法与骨组织牢固结合且影响稳定性。另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也会降低免疫能力,延迟伤口愈合过程,增加术后感染或种植失败的风险。再者,吸烟者因口腔黏膜血流减少,种植牙周组织的修复能力较弱,失败率显著高于非吸烟者。除了身体条件,患者日常的口腔卫生习惯也是决定种植牙“寿命”的核心因素之一。种植牙虽然不会像天然牙齿那样发生龋齿,但种植体周围的软组织同样容易发生炎症。如果清洁不到位,牙菌斑或食物残渣长期堆积,容易引发种植体周围炎。这种情况如果下去,可能导致骨组织吸收或种植体松动,甚至脱落。因此,坚持早晚刷牙、使用牙线或冲牙器清理牙缝、定期洗牙或复查,是保障种植牙健康使用的重要步骤。

  种植系统差异:品牌技术与手术质量不可忽视。种植牙并不是“统一标准”,其品质或结构在不同品牌、不同技术之间存在差异,高质量的种植体材质通常采用纯钛或钛合金,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抗腐蚀性,能够更好地融合颌骨。而某些低成本产品可能存在加工粗糙、密封性差的问题,增加术后感染或松动的风险。另外,种植体的表面处理技术也会影响骨结合速度或强度,不同制造工艺在临床中的表现稳定性存在差异。除了材料或品牌,手术技术水平同样影响种植牙的预期寿命。术前评估是否科学、种植角度是否精准、骨床处理是否规范、伤口缝合是否严密,这些细节都能决定种植体与骨组织的结合程度以及后期是否容易出现并发症。一位经验丰富的种植医生通常会综合患者的颌骨条件、咬合习惯或邻牙关系,量身制定种植方案,最大程度延长使用年限。术后管理是否到位,是否给予抗菌指导、是否定期复查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种植牙的长期稳定性。

  使用与维护习惯:日常行为决定使用年限长短。许多人以为种植牙一旦完成,就可以“放松警惕”,这是一种误解。事实上,种植牙如同机械装置一样也有“磨损寿命”,而其“报废”很大程度取决于日常使用方式。如果长期咬骨头、核桃等硬物,可能导致牙冠破裂或种植体微动松动。尤其是对于咬合力较强者,医生通常会建议避开重咬区域种植或增加多个种植体分担压力,以免集中受力导致过早失效。另外,夜间磨牙者如果未采取干预措施也会加速种植体的疲劳损耗,建议这类患者佩戴夜间护牙套,以减少种植牙的受力负荷。同时,定期复诊、拍片检查种植体与骨组织的结合情况也是维持其长期稳定的重要方式。如果出现牙龈红肿、出血、口臭等迹象,应及时就诊,避免炎症发展到不可逆阶段。要明确一点,种植牙虽为人工构件,但其“保养”远比一般物品复杂得多,必须做到“重视+坚持”,才能让其“长寿”。

  种植牙虽不是天然牙齿,但其维护要求同样严格。影响种植牙使用寿命的因素并非单一,患者的身体状况、日常清洁是否到位、种植系统的质量以及术后是否正确使用或按时复查都是关键环节。科学对待每一颗种植牙,既要种得科学,更要用得健康。建立全面的认知及良好的维护习惯,能真正实现种植牙“用得久”“用得稳”的目标,延长其功能周期,减少重复治疗所带来的经济负担或身心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