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县人民医院 尹水妹
健康体检事,诱人会被医生告知肺里发现有一个“阴影”或“小结节”。听到这样的消息,很多人会惊慌失措,顿时感觉心头被蒙上了一层阴影。但也有些人不以为然,对体检报告中的定期复查不当一回事,如果肺结节是由恶性肿瘤引起,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那么应该怎么正确对待肺部结节呢?
什么是肺结节?肺结节其实是影像学术语,是指肺部影像上各种大小、边缘清楚或模糊、直径小于或等于3厘米的局灶性圆形致密影。肺结节的引起因素多样,通常可分为感染因素、非感染性炎症、肿瘤相关因素及其他因素等多种类型。感染因素包括细菌感染、真菌感染与病毒感染;肺感染性炎症包括过敏性肺炎、肉芽肿性炎;肿瘤因素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其他因素涵盖职业暴露、吸烟以及家族遗传等。根据肺结节大小不同,直径<5mm称为微小结节,直径5mm到10mm称为肺小结节,直径11mm到30mm称为肺结节。根据胸部CT判断是否存在磨玻璃密度成分,可将肺结节分为:纯磨玻璃结节(PGGN)、实性结节和部分实性结节(PSN)
肺结节都是肺癌吗?直径小于5mm的小结节:其恶性的可能性小于1%,不用过于紧张和担心,定期做CT检查观察它的变化情况即可。5到8mm的肺结节:恶性概率在2%到6%。8到20mm的肺结节:恶性概率在18%左右。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查出肺结节?肺部结节检出率越来越高,主要是因为过去肺部体检“主力”X光片,对小于1厘米的结节难以发现。现在,越来越多的单位改做低剂量肺部CT,2毫米以上的结节都能发现。同时,由于雾霾等空气污染的影响,肺部结节的发生率也有所上升。
发现肺部结节怎么办?如果通过体检或肺癌筛查等项目发现肺部结节,需要找专业的医生来评估,医生会根据结节的生长方式、边缘形态、内部密度高低、周围血管结构等方面综合分析判断。如果经过评估和检查,确定结节为良性,且结节较小、无明显症状,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只需定期复查胸部CT,观察结节的变化情况。复查的时间间隔根据结节的大小和特征而定,一般为3到12个月不等。如果结节在复查过程中没有明显变化,可逐渐延长复查间隔时间。根据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目前不建议第一次发现肺结节后马上手术。同时抗感染治疗后的复查随诊非常重要,因为要经过一个观察窗口期。如果可以用抗生素能使肺部结节消失,那就没有必要做外科手术。但对于肺部陈旧病变,特别是高密度的钙化结节是不需要使用抗生素。陈旧性病变的结节通常在胸部CT上表现钙化、密度高,这类结节往往不需要抗感染治疗,也不要外科手术干预,它就是岁月在肺上留下的痕迹,就和脸上的皱纹、头上的白头发一样,不需要处理。
肺结节怎么随访?针对小于5mm的肺小结节,需要结合患者有无高危因素(老年男性,吸烟,肿瘤家族史等),无高危因素,可不随访,若存在有高危因素,建议年度复查胸部CT。针对5到10mm的肺小结节,医生会根据结节的部位、大小、形态、密度,有无毛刺、分叶和胸膜牵拉,是否有引流支气管、血管征及空泡征等综合判断肺结节的危险程度,并根据肺结节是低危还是高危,结合患者有无高危因素等,最终决定复查的间隔时间,因此一定需要在医生专业的指导下进行密切随访。针对超过10mm的肺结节应该去呼吸科或者胸外科尽早诊治,让专科医生来判断是否需要后续处理。
其他注意事项。无论肺部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都应注意改善生活方式。戒烟是至关重要的,吸烟不仅会增加肺部结节的发生风险,还会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此外,要保持健康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减少高脂肪、高糖、高盐食物的摄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避免接触职业粉尘和有害气体,减少对肺部的损伤。
总之,发现肺部结节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正确对待,通过进一步的检查明确诊断,然后根据结节的性质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避免职业暴露、加强锻炼等,有助于预防肺部结节的发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