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市中医医院 岑果莉
如今,血糖问题困扰着越来越多的人。除了遵医嘱服药外,日常饮食调理同样重要。中医认为,自然界中有许多食材本身就是“天然降糖药”,合理食用可以帮助稳定血糖。今天就来介绍几种中医推荐的降糖好食材。
肉桂:暖身又降糖的双重功效。肉桂不仅是我们厨房里常用的香料,更是一味珍贵的中药材。中医认为,肉桂味辛、甘,性大热,归肾、脾、心、肝经。糖尿病人常吃含肉桂的食品,既能温暖身体,又能帮助降低血糖,可谓一举两得。无论是煮粥、泡茶还是做甜品,适量加入肉桂都是不错的选择。
黄芪:促进细胞消耗糖分。黄芪是中医常用的补气良药,对于血糖管理也有独到之处。与直接降糖的药材不同,黄芪通过刺激细胞消耗糖分来降低血糖。当人体血糖过高时,血液中糖分过剩,黄芪中的活性物质能够促使细胞更积极地利用这些糖分,从而减少血液中的糖含量。简单地将黄芪冲泡当茶饮用,就能获得不错的降糖效果。对于体虚易疲劳的糖友来说,黄芪既能补气,又能控糖,实在是一味难得的良药。
麦冬:促进胰岛素分泌的多面手。麦冬这味药材功效广泛,既能清心润肺,又能养胃生津。麦冬含有的多糖等成分能够促进胰岛分泌胰岛素,可直接帮助降低血糖水平。更难得的是麦冬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胰岛细胞恢复功能,这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尤为珍贵。麦冬性质温和,适合长期服用,可以煮水代茶饮,也可以与其他药材搭配使用。对于同时伴有口干舌燥症状的糖友,麦冬更是不可多得的选择。
山药:滋补肝肾的降糖佳品。山药具有降糖止渴、滋补肝肾的功效,特别适合糖尿病伴有肝肾不足的患者。中医经典用法是将山药与黄连搭配煎服,这样既能清热祛湿,又能补益脾肾,对于改善糖尿病症状很有帮助。山药口感温和,可以煮粥、炖汤或清炒,日常饮食中适当加入,既美味又健康。需要注意的是,山药淀粉含量较高,食用时需注意控制总量。
西洋参:改善阴虚症状的补益良药。西洋参是名贵中药材,对于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患者特别适用。血糖高的朋友可以每天适量含服西洋参片,能够起到益气养阴、生津止渴的作用。西洋参尤其擅长改善糖尿病常见的口舌干燥、气虚阴亏等症状。与其他人参相比,西洋参性质更为平和,不易上火,适合长期小剂量服用。可以将西洋参切片泡水代茶,或者炖汤时加入少许,都是不错的食用方法。
枸杞:明目护肝的降糖帮手。枸杞子是家喻户晓的养生佳品,中医认为它能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当糖尿病患者出现肺燥伤筋的症状时,将枸杞与人参一起煎服,可以起到清热除燥的疗效。枸杞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不仅有助于血糖控制,还能改善因糖尿病引起的视力问题。日常可以用枸杞泡水喝,或者煮粥时加入,简单方便。需要注意的是,枸杞性温,体质偏热的人不宜过量食用。
桑葚:营养丰富的护糖水果。桑葚这种紫黑色的小果子营养极为丰富,不仅能增强免疫力、预防贫血,还对糖尿病患者特别友好。桑葚具有补肝益肾、生津润肠的功效,糖友每天适量食用,既能满足对水果的渴望,又能帮助控制血糖。桑葚可以直接当零食吃,也可以晒干后泡水饮用。由于桑葚含糖量不低,糖尿病患者食用时要注意控制分量,建议每天不超过一小把。
甘草:缓解神经疼痛的辅助良药。甘草是中药方剂中的“和事佬”,清热解毒、止咳祛痰。对伴有外周神经疼痛的糖尿病患者,可以用甘草配合枸杞和麦冬一起泡水饮用,既能帮助控制血糖,又能缓解神经病变带来的不适。甘草甜味浓郁,少量使用就能改善药膳口感。但要注意长期大剂量服用甘草可能引起水肿等副作用,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
中医讲究药食同源,这些天然食材既安全又有效,是控制血糖的好帮手。但需要提醒的是,虽然这些食材有助于降糖,但不能完全替代药物治疗。最好咨询中医师,制定个性化的食疗方案,让这些“天然降糖药”发挥最大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