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疾病在临床当中属于一种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重大疾病,化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但是在经外周静脉输注各类化疗药物时,很容易对病人血管产生损伤,从而导致静脉炎或者出现组织坏死等情况,不仅会加重病人的痛苦,还会对其生活质量产生不良影响。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静脉输液港的出现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接下来就让本篇文章带大家深入了解藏在臂弯里的输液“神器”——手臂港。
什么是手臂港?手臂港又叫输液港,指的是植入式给药装置,由输注导管与港座连接而成。医护人员会对病人进行一个小手术,将导管以及输液港座埋藏在手臂或胸壁的皮下,而导管的一端则置入中心静脉当中,另一端与港座相连接,这样便能够让药物直接进入到中心静脉当中,将复杂的静脉穿刺有效转变成皮下穿刺。
手臂港的优点有哪些?对静脉产生的损伤较小:手臂港可以将各类药物利用导管直接输送到血流量大、管腔直径大以及血液流速较快的中心静脉,这样能够迅速播散并释放药物,降低静脉所受到药物的损伤,从而减少药物外渗的概率。病人痛苦小:在治疗期间每7天更换一次蝶翼针,能够避免病人反复穿刺所承受的痛苦。维护成本低:在治疗间歇期间,平均每4周维护一次即可,这样能够有效减少病人往返医院的频率。感染风险低:手臂港主要埋藏于病人的皮下,因此不会同外界环境发生接触,这样便大大降低了感染的风险。生存质量高:在置入手臂港之后并不会对病人日常活动产生较大影响,可以使其尽早回归社会。使用期限长:手臂港在植入后能够使用超过1年以上,最长可达数年,这样能够有效地避免病人在治疗过程当中需要频繁更换输液管路的弊端。
植入手臂港后需要注意什么?伤口护理。在植入输液港之后的当天就能够进行输液,此时伤口局部往往会出现酸痛或不适的症状,这是皮肤受到手臂港刺激导致的,一般1到2天就能自行消除。在手术后48小时需要完成第一次换药,之后每2到3天更换一次药物即可。伤口的部位要时刻保持干燥以及清洁,若是发现敷料出现渗液或渗血等情况,要及时更换药物。一般14天左右伤口部位就能够完全愈合,在手术后的7到10天,医护人员会根据病人伤口恢复的情况选择是否拆线。在伤口没有完全愈合之前,要避免伤口部位被水打湿,完全愈合后才能进行盆浴、淋浴或泡澡等活动。使用手臂港期间,需要每7天更换一次透明敷料以及蝶翼针,在此期间要严格注意透明敷料的完整性,避免出现潮湿、卷边或松脱等不良情况。输液护理。在使用手臂港进行输液治疗时要严格避免过度活动,防止置管一侧手臂出现过度上举、外展或者提取重物等。不能对输液管路产生牵拉,尤其是在如厕或进食过程当中,防止损伤针头与管路连接处脱出,造成药物外漏的情况。在完成输液治疗后要拔除蝶翼针,接着应该按压穿刺部位5到10min,再使用无菌敷料严密覆盖,24小时以后才能洗澡。输液期间若是发现手臂港周围皮肤发红,局部出现疼痛或者肿胀等现象,又或是在耳边听到流水声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日常生活护理。日常生活当中要注意选择宽松的衣物,女性则需要选择合适的内衣,避免衣物过紧影响手臂港的通畅性或摩擦其周围的皮肤,导致皮肤发生损伤。在留置手臂港期间要严格禁止做打球、引体向上、蝶泳、托举哑铃或仰泳等的大幅度的剧烈活动。在生活当中要注意保护注射座,避免其被撞击或者压迫,防止出现港座扭转的情况,乘坐汽车时要避免安全带压迫到港体。需要注意的是,在留置手臂港期间,若是发现港体部位出现肿胀、发红、疼痛或烧灼感,身体不明原因出现发热,并且体温超过38℃以上,颈部、肩部或者置管一侧上肢出现疼痛以及胀痛等情况,要及时就医。
希望通过本篇文章能够让大家深入了解手臂港的作用,在生活当中能够科学维护,从而保证手臂港的使用寿命,提高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