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陈小丽
“低头玩手机久了,突然起身就一阵天旋地转”“睡一觉醒来,手指又麻又胀,半天缓不过来”……这些看似平常的症状,实则可能是颈椎发出的“求救信号”。据统计,我国颈椎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呈现年轻化趋势,约70%的上班族都有不同程度的颈椎不适。头晕手麻并非小问题,若不重视,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健康隐患。
头晕手麻,颈椎为何“拉响警报”?颈椎由7块椎骨、椎间盘、韧带和肌肉共同构成,是连接头部与躯干的“生命枢纽”,不仅支撑头部重量,还负责保护脊髓、神经和血管。当颈椎出现问题时,头晕和手麻便可能随之而来。颈椎退变压迫神经。随着年龄增长,颈椎间盘的水分逐渐流失,弹性下降,椎间隙变窄,椎体会出现骨质增生。这些蜕变就像机器零件的老化,导致颈椎稳定性变差,周围的神经根容易受到压迫。例如,当颈椎第5第6节段的神经根受压时,可能会引起手臂外侧、拇指和食指麻木;若第6第7节段神经根受累,则会出现手臂后侧、中指麻木。就像水管被挤压,水流不畅,神经传导受阻,手部便会出现麻木、无力的症状。椎动脉供血不足。在颈椎两侧有一对重要的血管——椎动脉,它们负责为大脑输送血液。当颈椎发生病变,如颈椎骨质增生、颈椎关节错位时,椎动脉会受到挤压或牵拉,导致管腔狭窄,血液供应减少。大脑得不到充足的血液滋养,就会引发头晕、头痛,严重时甚至会出现眼前发黑、恶心呕吐等症状。这就好比城市供水管道堵塞,高楼住户的用水会受到影响。颈部肌肉劳损。长期低头看手机、伏案工作、不良睡眠姿势等,会使颈部肌肉持续处于紧张状态,就像一直拉紧的橡皮筋会失去弹性。颈部肌肉劳损后,会影响颈椎的正常力学平衡,进一步加重颈椎负担,刺激周围的神经和血管,诱发头晕、手麻。此外,颈部肌肉紧张还会限制头部活动,导致颈部僵硬、疼痛。
科学护颈的“黄金法则”。纠正姿势,给颈椎“减负”。保持正确的姿势是保护颈椎的基础。站立时,应挺胸抬头,双肩放松,下颌微收,让耳朵、肩膀和髋关节呈一条直线;坐着时,选择高度合适、腰部有支撑的座椅,使腰背紧贴椅背,电脑屏幕中心与眼睛平齐,避免长时间低头。每工作或学习1小时,起身活动5到10分钟,进行颈部伸展运动,如左右侧屈、前后屈伸、旋转颈部等,缓解肌肉疲劳。日常使用电子设备时,尽量将手机、平板电脑抬高至眼睛平视的高度,减少低头角度;睡觉时,选择高度合适的枕头,一般以自己的一拳高度为宜,枕头的形状应贴合颈椎生理曲度,中间低、两端高,让颈椎在睡眠中得到充分放松。加强锻炼为颈椎“加固防线”。颈部肌肉力量的增强能有效保护颈椎。游泳是锻炼颈椎的绝佳运动,尤其是蛙泳,头部在水中有规律地抬起和低下,可充分活动颈部肌肉,同时水的浮力能减轻身体对颈椎的压力。每周进行3到4次,每次30分钟左右为宜。进行颈部抗阻训练,将双手交叉置于脑后,用双手向前的力量对抗头部向后的力量,保持5到10秒,放松,每组10到15次,每天3到4组;或用手抵住头部一侧,向对侧用力,保持5到10秒,锻炼颈部侧方肌肉。这些动作有助于增强颈部肌肉稳定性,减轻颈椎负担。日常防护细心呵护颈椎。在寒冷天气,要注意颈部保暖,可佩戴围巾,避免风寒湿邪侵袭,导致颈部肌肉痉挛,加重颈椎不适;避免长时间吹空调或风扇直吹颈部。对于需要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可使用升降桌、人体工学椅等辅助设备,改善工作环境,减轻颈椎压力。
及时就医,别让小问题变成大麻烦。头晕、手麻若持续,或伴有上肢无力、步态不稳、大小便失禁等,应立即就医。医生将通过体格检查、颈椎X光、CT、MRI等确定颈椎病变程度和类型,并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治疗可能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必要时手术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