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8版 科普

从药房到患者手中:揭秘药品调配的全过程

人口健康报 | 2025年07月17日

  □灵山县第二人民医院 邓海玲

  当我们从医院或药房拿到药品时,往往只关注药品本身,却很少思考这些药物是如何经过层层把关,最终安全到达我们手中的。事实上,药品调配是一个高度专业化、严谨且复杂的过程,涉及专业知识培训、严格的操作流程、先进的技术支持以及持续的质量监控。

  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药师的“基本功”。药师是药品调配的核心执行者,他们的专业能力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用药安全。为了确保药物调配的准确性,药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药学知识,包括药品的名称、规格、剂型、用途、用法用量以及不良反应等。此外,药理学、药剂学等专业知识也是必修内容。除了理论学习,操作技能培训同样重要。药师需要接受处方审核、药品调配、核对等环节的规范化操作训练。通过实际操作演示、案例分析等方式,药师可以熟练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提高调配效率和准确性。只有经过严格的培训,药师才能在面对复杂处方时迅速做出正确判断,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严谨的工作流程:层层把关,杜绝差错。药品调配并非简单的“照单抓药”,而是一个包含多个关键环节的精细过程,任何一个步骤出错都可能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甚至安全。处方审核:药师在调配药品前,必须仔细审查处方,确保其合法性、规范性和适宜性。审核内容包括患者信息是否完整、药品名称是否正确、用法用量是否合理、是否存在配伍禁忌等。如果发现不合理处方,药师需要及时与医生沟通,进行调整。药品调配:审核通过后,药师需严格按照处方要求准确调配药品。在取药过程中,必须反复核对药品的名称、规格、剂型、数量等,避免拿错药或多拿、少拿。同时,调配环境必须保持清洁,防止药品受到污染。双人核对:为确保万无一失,许多医疗机构实行“双人核对制度”,即一名药师调配药品后,另一名药师需再次核对药品信息,包括名称、规格、数量、用法用量等。发药交代:药品交到患者手中前,药师还需详细交代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清晰的用药指导能帮助患者正确服药,减少因用药不当导致的问题。

  先进的设备与技术:让调配更精准高效。随着科技的发展,药品调配也引入了许多智能化工具,进一步提高准确性和效率。电子处方系统:传统的纸质处方容易因字迹不清或信息不全导致错误,而电子处方系统能减少手写错误,避免重复开药,提高调配的准确性。自动化药品调配系统:部分大型医院已采用自动化药柜或智能机器人辅助配药。这些设备能根据处方自动识别、分拣药品,大幅提升调配速度,同时减少人为失误。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通过实时监控药品使用情况,医院可以优化库存管理,预测药品需求,避免药品积压或短缺,确保患者能及时获得所需药物。

  特殊人群的个性化用药指导。孕妇、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生理特点与普通成人不同,用药需格外谨慎。例如,某些药物可能影响胎儿发育,因此孕妇用药需严格评估风险;儿童用药剂量需根据体重或年龄精确计算;老年人因代谢较慢,可能需调整剂量或避免某些药物。药师在调配药品时,必须结合患者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指导,确保用药安全。

  警惕药物相互作用与配伍禁忌。不同药物之间可能产生相互作用,影响疗效或增加毒性。药师在审核处方时,必须关注药物间的相互作用,避免潜在风险,确保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持续改进:从错误中学习,优化流程。药品调配的准确性需要持续监控和改进。许多医院建立了差错记录制度,对调配错误进行详细分析,找出原因并制定改进措施,如加强培训、优化流程或升级设备。同时,定期评估改进效果,确保调整后的流程真正提升服务质量。

  药品调配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工作,从处方审核到最终发药,每个环节都凝聚着药师的专业知识和责任心。正是这些严谨的流程、先进的技术和持续的优化,才保证了每一粒药都能安全、准确地到达患者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