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1版 科普

肺炎来势汹汹:妈妈和宝宝如何预防?

□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二病区 肖婷

人口健康报 | 2025年07月17日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阶段常见又危险的一类呼吸系统疾病,它的发生不仅影响宝宝的呼吸功能,还可能带来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许多新手父母由于缺乏经验,往往忽视了早期症状,导致延误治疗时机。

  新生儿肺炎并不总是“发烧咳嗽”。我们常说肺炎症状为发烧、咳嗽、呼吸不畅,但在新生儿身上,由于其身体系统尚不成熟,肺炎的表现往往不典型,因此很容易被误解为普通感冒、消化不良,甚至只是“宝宝懒一点”。

  新生儿肺炎的病因。新生儿肺炎的病因主要包括吸入性和感染性两大类。吸入性肺炎:主要是由于新生儿吸入胎粪、羊水、血液或奶液等异物所致。其中,胎粪吸入是吸入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因,常见于足月儿和过期产儿。感染性肺炎:由病原体感染引起,主要包括细菌、病毒、原虫或真菌等。病原体可通过宫内、分娩过程中和出生后三个途径感染新生儿。

  新生儿肺炎的早期症状。新生儿肺炎的早期症状往往不典型,但家长仍需密切观察,以便及时发现并就医。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早期症状。呼吸增快:宝宝如果出现呼吸频率明显加快(一般每分钟超过60次)、呼吸急促、鼻翼扇动(吸气时鼻孔张开)、呻吟、喘息或出现“胸部凹陷”(医学上称为“三凹征”),说明肺部可能受到了感染。有些宝宝呼吸时还会发出类似“猫叫”的声音,严重者会出现呼吸暂停或脸色发紫,这些都是肺部功能不良的表现。咳嗽和痰声:新生儿肺炎受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感染,造成呼吸道黏膜损伤,临床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由于新生儿不会咳痰,通常表现为咽部有痰声。发热:虽然“发热”是肺炎常见症状,但在新生儿身上可能不明显,甚至会出现低体温。特别是在早产儿、低体重儿中,更容易出现体温低于36℃的情况,很多家长会以为是“冷了”,却忽视了潜在感染的危险。拒食和反应差:本来吃奶积极的宝宝突然不爱吃奶、吸吮无力、含着奶嘴却不吞咽,这是一种常见的早期信号。如果同时伴有精神萎靡、反应迟钝、嗜睡,甚至哭声变弱,也要高度警惕。

  新生儿肺炎的治疗。新生儿肺炎的病情可能在短时间内快速进展,从轻度肺部感染迅速发展到严重缺氧甚至呼吸衰竭,时间窗口可能仅仅几个小时。家长应立刻带孩子去正规医院就诊,首选设有新生儿科或儿科呼吸专科的医院,进行血常规、胸部X线等检查,以便早确诊、早治疗。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不少家长在网上搜索症状后,自行判断给宝宝吃退烧药、止咳药,甚至抗生素,这是极其危险的行为。婴儿用药必须经过医生评估,盲目使用成人常用药或儿童感冒药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若确诊为新生儿肺炎,宝宝通常需要住院观察和治疗。家长在医院应积极配合医生,遵守消毒、探视等规定,同时关注宝宝的吃奶量、排便情况、精神状态等细节,有助于医生判断恢复情况。康复期间的护理同样重要,容易因感冒、着凉再次复发。要注意室内通风,保持温度适宜,避免宝宝接触患病人群。同时,应坚持母乳喂养,提高免疫力,为宝宝提供营养支持和抗感染物质。

  新生儿肺炎的预防。预防新生儿肺炎的关键在于加强围产期护理和避免相关致病因素。加强围产期护理:孕期注意避免上呼吸道感染,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产检以了解胎儿情况。分娩过程中注意避免胎粪、羊水等异物吸入。避免相关致病因素:如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场合,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者;喂奶后将孩子竖抱30分钟,以防胃食管反流;注意监测羊水情况,对于羊水污染者应加强胎心监护等。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对孩子的健康影响重大。早期识别和及时治疗对于疾病的预后至关重要。家长应密切观察患儿的症状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同时,加强围产期护理和避免相关致病因素也是预防新生儿肺炎的重要措施。通过共同努力,我们可以为新生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