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市永州百岁门李氏骨科医院 伍维艳
对老年人来说,一次看似轻微的跌倒,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股骨颈骨折就是常见的“致命伤”。这种骨折愈合慢、并发症多,甚至会影响寿命。做好预防跌倒和科学护理,能为老年人的髋部撑起“保护伞”。
跌倒:老年人髋部的“隐形陷阱”。股骨颈在大腿根部,是连接股骨头和股骨干的“脆弱地带”。老年人因骨骼钙质流失、肌肉力量减弱,跌倒髋部着地易骨折。数据显示,65岁以上老人跌倒后,股骨颈骨折发生率达20%,且女性多于男性。股骨颈骨折危害大,患者骨折后需长期卧床,易引发肺炎、褥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约30%患者因并发症去世,康复者中也有不少人失去独立行走能力。所以,预防跌倒比骨折治疗更重要。
筑牢防线:这样做能减少跌倒风险。家里是老年人跌倒高发地,做以下改动可降低风险:在客厅、卧室(尤其床边)、卫生间马桶旁和淋浴区安装能承受至少80公斤重量的扶手;保持地面干燥,浴室铺防滑垫,门口不设门槛,固定地毯边缘;保证室内光线充足,夜间在走廊、卧室装感应灯,亮度以看清路面又不刺眼为宜;收纳好电线、网线,避免在地面拖曳,将常用物品放伸手可及处,防止攀爬或弯腰捡拾。老年人肌肉力量衰退易跌倒,坚持温和锻炼可增强平衡能力。每天做“靠墙静蹲”,背部贴墙、脚与肩同宽,缓慢下蹲至膝盖呈90°,保持10到15秒,重复5到10次,以增强腿部肌肉。练习“单腿站立”,扶椅单腿站10秒后换腿,渐增至30秒,提高平衡能力(家人需在旁保护)。此外,每天散步20到30分钟,选平坦路面,穿防滑鞋,勿穿拖鞋或高跟鞋外出。很多老人跌倒受疾病或药物影响。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需定期测血压血糖,防头晕、低血糖致跌倒;服降压药、安眠药、利尿剂的老人,起床先坐30秒再站起,防直立性低血压。视力、听力下降老人应及时佩戴眼镜、助听器,定期检查,避免因看不清路、听不清声音跌倒。
骨折之后:科学护理避免二次伤害。股骨颈骨折多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或内固定手术,术后护理直接影响恢复。体位管理:术后6到8周内,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双腿间夹枕头),避免盘腿、患侧在下侧卧,以防假体脱位。卧床时可适当翻身,需家人协助保持身体成直线,避免髋部扭曲。伤口护理: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若出现红肿、渗液、发热,及时告知医生。术后1到2周拆线,拆线后仍要避免沾水,直至伤口完全愈合。疼痛管理:术后疼痛可遵医嘱用止痛药,不要强忍疼痛不敢活动。疼痛缓解后,在康复师指导下做踝泵运动(勾脚、伸脚),预防深静脉血栓。
康复训练“循序渐进”。术后1到3天,锻炼目的为恢复肌肉力量、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防血栓。抬高下肢促血液回流,同时做屈伸踝关节、健侧肢体屈髋屈膝收缩肌肉练习。术后3到4天,开始卧位髋关节活动,增加活动度,每天做股四头肌收缩、直腿抬高、屈伸髋膝关节练习。术后5到7天,延续前阶段练习,增加坐位和站立位练习,使髋关节主动屈曲达90°,坐下屈髋不超90°,进行站立抬腿、髋关节后伸和外展练习,逐步扶助行器或拐杖下地行走。防褥疮,每2小时帮老人翻身,用软枕垫背部、臀部,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骨突部位涂润肤霜;防肺炎,每天协助老人拍背3到4次(空心掌从下往上拍),鼓励深呼吸、咳嗽,有痰及时咳出,无法自主排痰用祛痰药;防血栓,除踝泵运动,可穿医用弹力袜,遵医嘱用抗凝药,观察下肢是否肿胀、皮肤温度是否异常,异常及时就医。
家人关爱:护理中的“暖心细节”。术后多吃含蛋白质、钙的食物,如鸡蛋、鱼肉、豆制品、牛奶,每天晒太阳15到20分钟(避开正午)促进钙吸收;避免辛辣、油腻食物防便秘,可多吃蔬果,必要时用缓泻剂。老人可能因行动不便焦虑,家人应多陪伴聊天,鼓励参与简单家务如折叠衣服增强自信。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拍X线片复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并及时调整康复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