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版 科普

如何预防和治疗脑出血?

□桂林市全州县人民医院神经综合科 唐敏超

人口健康报 | 2025年07月17日

  脑出血是由于脑血管破裂,导致血液流入脑组织周围或脑室系统所引发的一系列严重临床症状的急症。该病不仅有着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而且即便幸存的患者,也可能出现功能障碍,从而导致自身生活质量下降。因此,了解如何预防和治疗脑出血对于高危人群来说十分重要。

  脑出血的预防。(一)控制高血压。高血压是导致脑出血最直接且是最常见的危险因素。长期的高血压会导致血管壁承受持续高压,从而使血管壁逐渐增厚、硬化、失去弹性、更易破裂。因此,控制血压是预防脑出血的首要措施。①定期监测:高血压患者无论年龄大小,都应当定期监测血压,了解自身血压状况,尤其是对于一些存在高血压家族史的人群,更应当提高警惕。②谨遵医嘱:高血压作为一种慢性疾病,需要患者长期谨遵医嘱进行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前者主要是按时服用降压药物,从而将血压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后者则是通过调整日常的生活方式,从而改善血管功能,降低血压。(二)保持健康生活方式。①均衡饮食: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的营养搭配,可以适量增加新鲜的水果蔬菜、全谷物以及蛋白质类食物的摄入,并遵循少油、少盐、少糖的饮食原则,降低饱和脂肪的摄入。均衡的饮食有助于维持人体血管健康,从而降低脑出血的风险。②规律运动:运动可以加速血液循环,增加血管弹性,从而降低血压、血脂水平。每日应当进行30分钟左右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周不少于150分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快走、骑行、游泳等运动。③劳逸结合:日常生活中养成劳逸结合的好习惯,避免过于劳累。保证每晚有7到9小时的睡眠时间,有助于身体恢复,减少应激反应,维持身体功能的正常运转。④保持心情:长期的精神紧张会导致血压升高,因此,不良情绪也是造成脑出血的因素之一。生活中要学会管理压力,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避免情绪大起大落,影响身体状况。(三)定期体检。定期的体检和筛查是预防脑出血的重要手段。成人每年至少要进行一次全面体检,而高危人群则可以缩短体检时间,并着重检查危险部位,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脑出血的治疗。(一)紧急处理。脑出血一旦发生后,首要任务是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需要保持患者的呼吸道畅通,确保患者可以顺畅呼吸,必要时可以进行插管或是呼吸机辅助呼吸。其次,应当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例如血压、心率、呼吸和体温等是否在正常范围内。此外,根据患者情况可以适当使用药物,从而减少患者的出血症状进一步加重。若患者早期存在发热症状,还可以使用冰袋进行局部冷敷或是温水擦浴,帮助患者退热。(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症状,预防并发症,还能为后续的手术治疗和患者的预后提供一定帮助。对于由高血压所引起的脑出血患者,可以使用注射用硝普钠、乌拉地尔注射液等药物降血压,以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如果患者合并存在其他部位的出血,可以根据情况使用止血药物。同时,还要使用脱水降颅压药物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例如甘露醇等。对于疼痛或情绪不稳定的患者,可以使用镇静剂和镇痛剂。(三)手术治疗。如果患者出血量较大或位置关键、存在严重并发症等,可以选择手术治疗。开颅手术可以直接清除患者的血肿,减轻颅内压,适用于一些出血量较大、位置较深或是引起严重神经功能障碍的脑出血患者;对于一些出血量较小或位置较浅的患者,可以采用微创手术治疗,例如内窥镜血肿清除术等,有着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而对于脑室出血或是脑积水的患者,可以通过脑室引流来降低颅内压,改善脑脊液循环。

  脑出血发病后情况紧急,且致残致死率较高,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防大于治。通过积极调整生活方式,定期进行体检,可以有效降低脑出血的概率。对于已经存在脑出血的患者,则需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以减少不可逆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