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影响远不止于血糖的升高。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对身体的多个器官和系统造成损害,其中心脏相关的并发症尤为严重。糖尿病可引起心脏微血管病变和心肌代谢紊乱,导致心肌广泛灶性坏死,诱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和猝死。合理用药在控制血糖、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特别是心脏并发症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磺胺类。磺胺类药物是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T2DM)非肥胖患者在饮食和运动治疗后血糖控制仍不理想时的主要单药治疗选择。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齐特等是常用药物。该类药物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如低血糖、体重增加、皮肤过敏、食欲减退等。存在以下情况者禁用:1型糖尿病(T1DM)患者;有严重并发症或者β细胞功能很差的T2DM患者;儿童糖尿病患者;孕妇、哺乳期妇女;大手术围术期患者;全胰腺切除术后患者;对磺胺类过敏或者有严重不良反应者。
格列奈类。格列奈类药物具有吸收快、起效快、作用时间短的特性。它主要用于控制餐后高血糖,对空腹血糖也有一定的降低作用,比较适合T2DM早期以餐后高血糖为主的阶段或者老年餐后高血糖患者。瑞格列奈、那格列奈和米格列奈等是常见药物。低血糖和体重增加是其常见不良反应。其禁忌证与磺胺类相同。
双胍类。双胍类药物是T2DM治疗的一线用药,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与胰岛素联合应用时,可能减少胰岛素用量并降低血糖波动。目前广泛应用的是二甲双胍。其不良反应包括皮肤过敏、维生素B12缺乏以及消化道反应等。以下情况为禁忌证:肾功能不全(肾小球滤过率<45ml/min)者;肝功能不全者;缺氧及高热患者;慢性胃肠病、慢性营养不良者(不适宜使用);T1DM患者不宜单独使用;T2DM患者合并急性严重代谢紊乱、严重感染、缺氧、外伤、大手术、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等;对该药物过敏或者有严重不良反应者;酗酒者。
格列酮类。格列酮类药物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降糖药物合用治疗T2DM,尤其适用于肥胖且胰岛素抵抗明显的患者。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是常用药物。体重增加和水肿是常见副作用,与胰岛素合用时这种现象更加明显。以下情况禁用:T1DM患者;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有严重骨质疏松和骨折病史者;现有或既往有膀胱癌病史或者存在不明原因肉眼血尿的患者(吡格列酮禁用)。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AGI)。AGI适用于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食物成分,或者空腹血糖正常(或不太高)但餐后血糖明显升高的患者。T1DM患者在胰岛素治疗基础上加用AGI有助于降低餐后高血糖。阿卡波糖、福格列波糖和米格列醇是常用药物。AGI应在进食第一口食物后立即服用。胃肠道反应是常见不良反应,如腹胀、排气增多或腹泻。以下情况不适用:胃肠功能紊乱者;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T1DM患者不宜单独使用。虽然肠道吸收极少,通常无全身毒性反应,但肝、肾功能不全者仍应慎用。
胰岛素。胰岛素是控制高血糖的重要且有效的手段。适应证包括:各种严重的糖尿病急性或慢性并发症;手术、妊娠和分娩情况;新发病且与T1DM鉴别困难的消瘦糖尿病患者;新诊断的T2DM伴有明显高血糖;在糖尿病病程中无明显诱因出现体重显著下降者;T2DM患者β细胞功能明显减退者;某些特殊类型糖尿病等。
其他药物。口服药物还有DPP-IV抑制剂和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皮下注射药物有GLP-1受体激动剂等。
糖尿病患者预防心脏并发症需要综合管理,合理用药是其中的关键环节。通过选择合适的药物,并注意用药的注意事项,同时配合健康的生活方式,糖尿病患者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降低心脏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与医生密切配合,定期复诊,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