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版 科普

孕期水肿不是小事,正确应对有方法

人口健康报 | 2025年07月17日

  □桂林市人民医院 陈双贵

  怀孕是女性生命中一段奇妙而特殊的旅程,但伴随而来的身体变化也可能带来诸多不适,孕期水肿便是其中常见的一种。很多准妈妈认为水肿是怀孕后的正常现象,无需过多关注,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孕期水肿背后可能隐藏着健康隐患,正确认识和应对水肿,对母婴健康至关重要。

  孕期水肿是指孕妇在怀孕期间出现的身体组织间隙液体积聚,导致局部或全身肿胀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孕期较为普遍,约有75%的孕妇会在怀孕期间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尤其在孕晚期更为常见。水肿通常最先出现在脚部和脚踝,随着孕期进展,可能会蔓延至小腿、手部、面部等部位。

  孕期水肿的成因较为复杂,可分为生理性水肿和病理性水肿两类。生理性水肿主要与孕期体内激素变化和子宫增大有关。怀孕后,孕妇体内的雌激素、孕激素等激素水平升高,会导致体内水钠潴留,这是引起水肿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随着胎儿的生长发育,子宫逐渐增大,会压迫下腔静脉,使下肢静脉回流受阻,从而导致脚部、脚踝和小腿等部位出现水肿。这种生理性水肿通常在休息后会有所减轻,不会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病理性水肿则可能是由某些疾病引起的,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肾脏疾病、心脏病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导致病理性水肿的常见原因之一,患者除了水肿外,还可能伴有血压升高、蛋白尿等症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也可能会出现水肿,这与肾脏损伤有关。肾脏疾病会影响肾脏的排泄功能,导致体内水分和废物无法正常排出,进而引起水肿。心脏病患者由于心脏功能不全,血液循环受阻,也可能会出现全身性水肿。病理性水肿往往表现为水肿程度较重,休息后也不会明显缓解,且可能会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头痛、头晕、视物模糊、呼吸困难等,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危害较大,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那么,孕妇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正确应对孕期水肿呢?对于生理性水肿,孕妇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缓解。首先,要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会加重下肢静脉回流受阻,导致水肿加重。孕妇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就坐下或躺下休息,将下肢抬高,高于心脏水平,这样有利于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减轻水肿。其次,要合理饮食,减少盐分的摄入。过多的盐分摄入会导致体内水钠潴留,加重水肿。孕妇每天的盐分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以内,同时要避免食用腌制食品、罐头食品等高盐食物。此外,要适量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蛋白质是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的重要物质,适量补充蛋白质可以防止水肿加重。孕妇可以多吃一些瘦肉、鱼类、蛋类、豆制品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同时也要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适当的运动也有助于缓解孕期水肿。孕妇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运动,如散步、瑜伽、游泳等。这些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有助于减轻水肿。但要注意运动强度不宜过大,运动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过度劳累。

  对于病理性水肿,孕妇则需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医生会根据具体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需要控制血压,必要时需要住院治疗;妊娠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血糖,通过饮食控制、运动或药物治疗等方式,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肾脏疾病和心脏病患者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此外,孕妇还可以通过一些小技巧来缓解水肿。如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和鞋子,避免穿着过紧的衣物和鞋子,可以用温水泡脚,促进下肢血液循环,缓解水肿。

  在预防孕期水肿方面,孕妇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首先,要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引起水肿的疾病。其次,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精神紧张和焦虑。精神紧张和焦虑会导致体内激素水平紊乱,加重水肿。最后,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适当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