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版 科普

难产接生护理:难产妈妈术后怎样调养?

人口健康报 | 2025年07月17日

  □北流市白马镇中心卫生院 黄凤群

  难产又称异常分娩,是指分娩过程受到阻碍,导致产程延长。其影响因素包括产力、产道、胎儿及社会心理因素,这些因素相互影响,任何一个异常都可能导致难产。产妇可能出现产程延长、烦躁不安、体力衰竭等症状,而胎儿则可能出现胎位异常、水肿或窘迫等情况。对于难产的处理,剖宫产是一种常见方式,但术后护理至关重要,科学的调养能帮助身体更快恢复。

  难产后的身体恢复:重视护理工作。术后6小时内的关键护理。这是恢复的关键期,产妇需保持去枕平卧位,头部偏向一侧。这种特殊体位能有效预防麻醉后头痛,同时避免呕吐物误吸导致呼吸道阻塞。医护人员会在产妇腹部放置沙袋6到8小时,通过持续压迫减少伤口渗血。家属可协助按摩产妇四肢,促进血液循环,预防静脉血栓形成。伤口护理要点。剖宫产术后伤口需要特别护理。医生会在术后第一天检查伤口情况并换药,住院期间通常需要换药2次。伤口愈合期间(约2周)要保持干燥,避免沾水。咳嗽或打喷嚏时可用手轻按腹部,减少伤口牵拉。建议穿着宽松衣物,使用收腹带可提供支撑,但卧床时应解开。促进子宫恢复。医护人员会定期按摩子宫,观察收缩情况和恶露排出。家属可协助记录恶露量、颜色变化。正常恶露持续4到6周,若出现大量鲜红色出血或恶臭,应立即就医。保持会阴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2次,勤换卫生护垫,预防感染。

  营养调理:科学饮食助恢复。术后饮食原则。术后6小时内需严格禁食,6小时后可少量饮用温水或米汤。待肛门排气后,可进食稀饭、烂面条等半流质食物。48小时后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注意少食多餐,每日5到6次,每次适量。补血养气饮食。恢复期应多摄入富含铁和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深色蔬菜等。同时要保证充足水分摄入,促进新陈代谢。避免食用易产气食物如豆类、牛奶等,以防腹胀。促进泌乳营养。乳腺通畅后可适当增加汤汁类食物,如鲫鱼汤、鸡汤等。注意饮食清淡,避免油腻。让宝宝多吸吮乳头,既能促进乳汁分泌,又能帮助子宫收缩。

  心理调适:关注产后情绪变化。心理冲击应对。难产经历可能给产妇带来较大心理压力,易出现焦虑、情绪波动等情况。产妇要认识到这些反应是正常的,不必过分自责。可通过与医护人员沟通,了解自身恢复情况来缓解不安。家人支持重要性。家属要给予充分理解和耐心陪伴,避免施加额外压力。多与产妇交流育儿心得,分享新生儿成长喜悦。适当让产妇接触宝宝,增进亲子感情,转移注意力。逐步恢复社交。在体力允许的情况下,可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与亲友保持联系。待身体恢复后,可适当参加产后康复活动,避免长期自我封闭造成情绪低落。

  适度运动:促进身体机能恢复。早期活动指导。术后24小时可在家人协助下尝试下床活动。遵循三步法:先半坐5分钟,再床边坐5分钟,最后站立5分钟。活动要循序渐进,从每天5分钟开始,逐渐增加时长。盆底肌锻炼。产后1周可开始凯格尔运动,通过收缩肛门和尿道肌肉来强化盆底功能。每天3组,每组10次,每次收缩保持5秒。注意动作要缓慢、到位。温和运动建议。产后6周后可尝试产后瑜伽或散步等低强度运动。运动时要量力而行,避免剧烈动作。如感不适,应立即停止并咨询医生意见。

  定期复查:确保长期健康。出院后随访。按医嘱定期回院复查,评估伤口愈合情况。产后42天需进行全面体检,包括子宫恢复检查等。如有异常出血、发热等情况,应及时就医。避孕指导。剖宫产后要严格避孕,建议至少间隔18个月再考虑怀孕。可采用避孕套等屏障避孕法,哺乳期避免使用激素类避孕药。

  科学合理的术后调养对难产妈妈至关重要。通过精心的护理、营养的饮食、适当的运动和良好的心态,大多数产妇都能顺利度过恢复期。记住要遵医嘱,量力而行,给自己足够的恢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