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天,李先生总感觉腹部一阵阵的疼痛,去医院检查后被诊断出患有胆囊结石,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从没经历过手术的李先生不免感到忐忑,对未知的手术结果也充满忧虑。而当手术室护士开始向他介绍相关术前事宜、核对信息、耐心讲解注意事项时,井然有序的工作状态让李先生逐渐放下心来。其实,术前准备工作只是手术室护理为患者保驾护航的一个小小缩影,每位护理人员相互配合、尽职尽责最大程度确保了患者在手术室的安全。一台手术是否能安全顺利地完成,充分的术前准备是核心前提,而手术室护理团队则扮演着无可替代的“护航者”角色。接下来,就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手术室的术前准备都需要做好哪些工作吧。
心理支持准备。很多人得知自己需要手术治疗时,会将目光聚集在手术预期结果和风险上面,加上手术室环境带来的陌生感,会引起患者明显焦虑。随着手术时间将近,这种情绪变化会越来越明显,也是大多数患者会经历的心理过程,护理人员十分了解此类病患的情绪变化。为了减轻术前心理压力的影响,通常在进入手术室前护士们就会化身“心理疏导者”,通过聊天的方式进行劝导,介绍同类型的康复良好的实际病例,为患者增强信心。而且,护理人员会像家人朋友一样,用聊天的语气介绍一下手术流程,例如“明天××点会开始您的手术,我们会将您推进手术室”“医生会对您进行麻醉,但不要担心我们会陪着您”等等,让患者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身体评估准备。护理人员会详细核对患者的检查数据,包括血尿常规、肝功能、凝血功能等等,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这一步骤可不是简单地看数字,而是发现异常数值时能够灵活应对。例如,如果发现患者血压数值有所升高,护士会及时告诉医生然后对术中降压用药剂量或种类进行调整,确保血压的波动符合手术适宜范围。同样的,如果患者的血糖值或心率值发生异常变化,也会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最大程度保障患者术中安全。
皮肤准备。手术区域的皮肤清洁是保障无菌手术的重要准备工作,除了患者术前自己需要做好全身清洁工作,护理人员也会根据手术类型,提前对相应区域的皮肤进行备皮处理。例如,做腹部手术的患者,护理人员就会提前告知要清洗好腹部皮肤,包括肚脐。然后,在手术当日使用仪器剪短、剔除手术区域的毛发,但要注意力道以免刮伤皮肤。做好手术区域的皮肤清洁,是杜绝和降低术后患者伤口感染的重要准备工作。
肠道准备。涉及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需要提前做好肠道准备工作。护理人员会预先说明肠道准备的方法、目的以及准备不佳的不良后果,让患者认真配合工作。告知患者通常在术前8小时开始禁食、4小时开始禁饮,详细说明“禁饮”是指禁止饮用一切饮品,以免有些患者理解错误擅自喝水。是者为了避免术中患者因麻醉起效后,出现无意识呕吐堵塞呼吸道。有些手术需要做灌肠准备,一般会让患者口服泻药将肠道排空,保障了医生术中视野的清晰,能更直观、更清楚地看到病变,提高手术效果。
术前核对准备。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会反复核对其姓名、年龄、术式、住院号等信息。例如,护理人员会手拿患者资料询问“请问您叫什么名字”“即将手术的部位是什么地方?”等等,以防因为术前核对疏忽,导致手术部位错误的严重医疗事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伤害。每项核对要求都是经验累积的成果,并非简单的“走过场”,都如同在为手术安全加一道坚固的锁。
物品准备。根据手术的特殊性,需要提前叮嘱患者做好物品准备。例如,对眼科手术患者,护理人员会告知其携带眼药水,按时滴入眼内保持眼部清洁,能够有效预防感染。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可能要准备好术后辅助康复的器具,如拐杖、助行器等,这样在术后康复阶段能及时使用,促进身体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