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安县中医医院 韦燕灵
周末在公园散步时,王阿姨突然感觉喉咙像被无形的手掐住,胸口发闷喘不上气,只能扶着栏杆大口喘气。生活中随时可能遭遇哮喘发作。别担心,只要掌握正确的应对方法,就能在关键时刻守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学习哮喘发作的科学应对技巧。
什么是哮喘发作?哮喘作为慢性呼吸道疾病,了解其发作症状与诱因是科学应对的关键。典型症状包括喘息、咳嗽、胸闷及呼吸急促,轻者偶有咳嗽气短,重者呼吸发出拉风箱声,甚至出现紫绀,且症状因人而异。其发作诱因多样,花粉、尘螨、宠物毛发等过敏原,冷空气、呼吸道感染、剧烈运动,乃至情绪波动都可能成为“导火索”。例如花粉过敏者在花期外出易发病。日常需留意自身症状表现,精准识别诱发因素,主动规避,减少哮喘发作风险。
哮喘发作如何紧急应对?一旦发现哮喘发作,要立刻行动起来,按照下面的步骤科学应对,才能有效缓解症状。1.立即行动:保持冷静,调整姿势。首先要保持冷静。因为情绪紧张会让呼吸更加急促,加重症状。要一边轻声安抚患者,告诉对方“别着急,会好起来的”,一边迅速行动。让患者坐下或半卧在床上,身体微微前倾,比如可以在背后垫上几个靠垫,让患者靠在上面,呈舒适的端坐位。这个姿势能让肺部尽量扩张,减轻呼吸困难的感觉。2.使用急救药物:关键时刻的“救命武器”。急救药物是缓解哮喘发作的关键,最常用的是沙丁胺醇等短效支气管扩张剂,通常装在吸入式气雾剂里。使用时,分五步操作:先拿起气雾剂,上下摇晃5-6下,让里面的药物混合均匀;打开盖子,清除喷嘴上的异物;患者深呼气,把肺里的空气尽量呼出去;将喷嘴放入口中含住,闭上嘴唇,防止药物外泄;按下气雾剂的同时,缓慢深吸气,让药物顺利进入肺部,吸完后屏住呼吸5-10秒,再慢慢呼气。如果症状没有缓解,每隔20分钟可以重复吸入1次,但最多不能超过3次。平时一定要把急救药物放在随手能拿到的地方,比如衣服口袋、包包、床头,确保发作时能第一时间使用。3.密切观察:留意症状变化,做好记录。用药后,要仔细观察患者的症状有没有缓解。如果喘息声变小、呼吸逐渐平稳、能正常说话,说明急救措施起作用了;但如果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出现呼吸更加困难、无法平卧等情况,就要立刻准备送医。
及时送医处理。当出现以下情况时,一定要及时送医,不能耽误,以免危及生命。1.送医指征:如果用药后15-20分钟,症状没有任何缓解;或者患者呼吸困难加重,连走路、穿衣都很困难;嘴唇、指甲发紫,这说明身体严重缺氧,都要立刻呼叫120。2.送医注意事项:呼叫救护车时,要清楚告诉调度员患者的症状(如喘息、呼吸困难)、具体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在等待救护车期间,尽量让患者保持舒适的坐姿,打开窗户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日常预防与管理。1.避免诱发因素:给哮喘“设防线”。根据自己的过敏原,做好防护措施。对花粉过敏的人,在花粉季尽量减少外出,必须出门时要佩戴口罩、眼镜,回家后及时洗脸、换衣服,防止花粉残留;家里每周至少打扫一次卫生,使用除螨仪清理床铺、沙发,减少尘螨滋生;天气寒冷或雾霾天,出门要戴围巾、口罩,避免冷空气和污染物刺激呼吸道。2.规律用药与监测:哮喘是慢性病,需要长期治疗,一定要遵医嘱按时使用控制病情的药物。即使症状缓解了,也不能擅自停药,否则很容易复发。此外,家里可以备一台峰流速仪,每天早晚各测一次肺功能。测量时,先深吸一口气,然后对着峰流速仪用力快速呼气,记录下数值。3.健康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控制哮喘很有帮助。饮食上,多吃蔬菜水果,保证营养均衡,少吃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每周进行3-4次有氧运动,比如散步、游泳,但要避免在寒冷、干燥或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下运动;每天保证7-8小时的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学会调节情绪,通过听音乐、冥想、和朋友聊天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心情舒畅。
哮喘虽然目前无法根治,但只要掌握正确的应对方法,做好日常预防和管理,患者也能和正常人一样享受生活。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大家在面对哮喘发作时不再慌张,用科学的方法守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