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版 科普

骨不连咋办?中医助你重续“骨”缘

人口健康报 | 2025年06月09日

  □兴安界首骨伤医院 潘启强

  张大爷半年前不小心摔了一跤,导致小腿骨折。本以为养养就能好,可几个月过去了,骨折的地方还是疼得厉害。去医院检查,竟然被告知出现了骨不连。这可把张大爷愁坏了,日常生活大受影响,原本爱出门遛弯的他,现在只能天天待在家里。其实,生活中像张大爷这样被骨不连困扰的人并不少。那骨不连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中医又能否帮上忙呢?别着急,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

  骨不连的基本知识。1.定义与原因。骨不连,医学上称为骨折不愈合,是指骨折经过治疗后,超过正常所需的愈合时间(一般成人约为3- 6个月),骨折端仍未连接,且已无进一步愈合倾向的情况。导致骨不连的原因有很多,如骨折类型(如粉碎性骨折)、血液供应不足、感染、固定不稳定、全身性因素(如糖尿病、吸烟)等。2.临床表现。骨不连的患者常常会感到骨折部位持续疼痛,尤其是在活动或负重时疼痛加剧。同时,骨折部位的活动也会受到限制,甚至出现畸形。长期下来,还可能导致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3.西医治疗方法简述。西医对于骨不连的治疗,通常采用手术方法,如植骨术、内固定调整或更换等。这些方法虽然有效,但手术风险大,恢复时间长,且可能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中医对骨不连的认识与治疗原则。1.中医病因病机。中医认为,骨不连的病因病机主要与气血瘀滞、肝肾亏虚、脾胃虚弱等有关。骨折后,气血受损,瘀血内停,阻碍新骨生成;肝肾不足,则骨髓失养,骨骼难以愈合;脾胃虚弱,运化失职,气血生化无源,也会影响骨折的愈合。2.治疗原则。基于上述病因病机,中医治疗骨不连的原则主要是活血化瘀、补益肝肾、强筋健骨。通过活血化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除瘀血;通过补益肝肾,滋养骨髓,促进新骨生成;通过强筋健骨,增强骨骼的强度和韧性。

  中医骨伤治疗骨不连的具体方法。1.中药内服。初期治疗:骨折初期,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主。常用方剂如桃核承气汤、柴胡疏肝散等,可消除瘀血,减轻疼痛。中期治疗:骨折中期,以接骨续筋为主。常用方剂如接骨丹、和营止痛汤等,可促进新骨生成,加速骨折愈合。后期治疗:骨折后期,以补气养血、补益肝肾为主。常用方剂如十全大补汤、六味地黄丸等,可滋养骨髓,增强骨骼强度。2.中药外敷。药物选择与制备:选用具有活血化瘀、消肿祛瘀作用的中药,如红花、桃仁、乳香、没药等。将这些药物研成粉末,调制成膏剂或散剂,备用。使用方法与效果:将调制好的中药外敷于伤处,用纱布包扎固定,定期更换。中药外敷可清热消肿,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骨折愈合。3.正骨手法。手法介绍:中医正骨手法包括拔伸、牵引、旋转、屈伸等。这些手法可纠正骨折端的移位,促进骨折对位对线,为骨折愈合创造良好的条件。注意事项:正骨手法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时要注意力度和角度,避免造成二次损伤。4.针灸与推拿。针灸治疗:针灸具有疏通经络气血、缓解疼痛的作用。在骨不连的治疗中,可选用相应的穴位进行针刺,如足三里、悬钟、阿是穴等。通过针灸治疗,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骨折愈合。推拿治疗:推拿具有放松紧张肌群、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在骨不连的康复过程中,可适当进行推拿治疗,以缓解肌肉紧张,促进骨折愈合。

  中医骨伤治疗的注意事项与调养建议。1.用药注意。内服中药需依医嘱定时、定量服用,不可擅自增减剂量或更改疗程。同时,中药的服用也有一些禁忌,如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等。对于中药的特殊气味,如难以接受,可咨询医师调整药方或服用方法。2.功能锻炼。功能锻炼在骨不连的康复过程中至关重要。不同阶段应进行不同的功能锻炼,如初期可进行肌肉收缩练习,中期可进行关节活动练习,后期可进行负重练习。锻炼时要注意适度,避免过度劳累。

  结语。中医在骨不连的治疗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显著的效果。通过活血化瘀、补益肝肾、强筋健骨等治疗方法,中医可以帮助患者重续“骨”缘,恢复健康。然而,中医骨伤治疗也需要专业医师的指导和操作,患者不可自行盲目尝试。面对骨不连问题时,应及时就医,并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