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版 科普

胃癌预防,从生活细节开始

人口健康报 | 2025年06月09日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易芳

  在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居恶性肿瘤的第三位。然而,胃癌并非一蹴而就,它往往是由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和忽视的细节逐渐累积而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如何从生活的点滴做起,预防胃癌的发生。

  认识胃癌。胃癌,是发生在胃部的癌症,最初癌细胞是来源于胃的黏膜上皮细胞,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腺癌。胃癌的发生由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其中最常见的病因包括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癌前病变、遗传因素、环境和饮食因素等。已有的慢性炎症、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等病变,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不健康饮食和不良环境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逐渐向胃癌转变。胃癌的早期症状可能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常见的症状包括上腹部疼痛、饱胀不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黑便等。但当这些症状出现时,病情往往已经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因此,早期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生活细节与胃癌预防。1.饮食方面。规律饮食:定时定量进餐,避免过度饥饿或暴饮暴食。让胃保持有规律的工作状态,有助于减少胃部疾病的发生。例如,每天固定的三餐时间,每餐食量适中,不过多也不过少。均衡营养: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保证摄入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蔬菜如西兰花、胡萝卜、西红柿等富含抗氧化物质,有助于清除体内自由基,降低癌症风险;水果如苹果、香蕉、橙子等则提供了丰富的维生素C和纤维素。减少腌制、熏制和油炸食物:腌制食物如咸菜、腊肉等往往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熏制食物如熏肉、熏鱼中含有多环芳烃类化合物,油炸食物则含有较多的丙烯酰胺等致癌物质。这些食物长期食用会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比如,尽量少吃或不吃腌制的咸菜、熏制的肉类和反复油炸的食品。避免过热、过冷和辛辣食物:过热的食物可能损伤胃黏膜,过冷的食物会导致胃黏膜血管收缩,辛辣食物则会刺激胃黏膜。像刚出锅的热汤、冰淇淋以及辣椒等食物,食用时都要注意适量。2.饮食习惯。细嚼慢咽:充分咀嚼食物,有助于减轻胃的负担,促进消化吸收。每一口食物咀嚼20-30次,能够让食物更好地被消化,减少胃部的压力。不边吃边玩:吃饭时专心致志,避免边吃饭边看电视、玩手机或工作。这样可以更好地感受饱腹感,避免进食过多。控制食量:每餐吃到七八分饱即可,避免吃得过饱导致胃部过度膨胀。3.戒烟限酒。戒烟: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不仅会损伤胃黏膜,还会影响胃部的血液循环,增加胃癌的发生风险。为了胃部健康,应坚决戒烟。限制饮酒:过量饮酒会刺激胃黏膜,引起胃黏膜炎症、溃疡等病变。男性每天饮酒量不应超过25克酒精,女性不应超过15克酒精。4.运动与休息。适量运动:保持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有助于预防胃癌。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瑜伽等,每周至少运动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充足睡眠:保证每天7-8小时的充足睡眠,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和修复,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良好的睡眠还可以减轻压力,对胃部健康有益。5.心理健康。减轻压力:长期的精神压力会导致胃酸分泌过多,损伤胃黏膜。学会通过合理的方式释放压力,如听音乐、旅游、与朋友倾诉等。保持乐观心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身体的健康,避免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对胃部的影响。

  定期体检。即使我们在生活中注意了各种细节,也不能完全排除胃癌的发生风险。因此,定期进行体检是非常必要的。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尤其是有胃癌家族史、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病等高危因素的人群,每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和C-14吹气实验检查。胃镜检查能够直接观察胃黏膜的情况,发现早期病变,并及时进行治疗;C-14吹气实验检查可以明确有无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被国内外专家一致推荐为诊断HP的金标准。此外,还可以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胃癌的蛛丝马迹。

  结语。胃癌虽然可怕,但并非不可预防。只要我们从生活的细节入手,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保持乐观的心态,定期进行体检,就能有效地降低胃癌的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