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女性为美丽健康可谓无所不为,在努力追求的过程中,常会走进“熬夜加节食”的误区,往往夜以继日地熬夜赶工,殚精竭虑地减少膳食而节食。殊不知“月经出走”,月经规律紊乱(月经或早或晚,几个月来一次),“经期”又不“出走”怎么办?熬夜、节食到底会使月经“出走”吗?该如何科学调理使其“归位”?本文从月经生理机制方面逐一分析,重点阐述“熬夜”、节食“会使月经出走”的原因,及调理月经科学方法,使女性“月经”“回归”,恢复健康。
熬夜、节食真的会影响月经吗?月经作为女性健康的“晴雨表”,其受激素水平、情绪、生活作息、饮食品质、熬夜、节食等因素影响,熬夜与节食都极受这些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月经期无法保持正常规律。一方面,人体的激素分泌与昼夜周期有直接关系,尤其是控制月经的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就像一台精密机器,受睡眠质量和作息规律的高度影响,熬夜使褪黑素和皮质醇等激素失去正常的分泌,引起促性腺激素的释放失调,这将影响到排卵,从而造成闭经、月经稀发等症状。另一方面,很多女性为了控制体重而疯狂节食,减少碳水化合物、脂质甚至蛋白质的摄入。但是女性身体合成激素离不开脂质和胆固醇,而缺乏脂质摄入则会影响卵巢功能,从而减退激素含量,导致月经量、周期的变化,甚者会导致“停经”。
科学调理的三个关键。面对“熬夜节食导致月经出走”的困扰,女性应从生活方式的改变出发,采取科学调理的方法,从而恢复身体的自然节律。(一)规律作息,保障高质量睡眠。睡眠对内分泌影响显著,建议女性每天保证7到8小时高质量的睡眠,并尽量在23时以前睡眠,因为22时至凌晨2时是一天中人体组织修复和分泌激素最旺盛的阶段,这个时候若熬夜会造成内分泌的不正常。所以应尽量避免熬夜、倒班等不规律的生活,建议每日睡觉和起床的时间保持一致,对于有睡眠障碍的人员应通过睡前泡泡脚、听轻音乐等方式助眠。(二)均衡饮食,避免盲目节食。健康减肥的前提应该是正常的膳食,而不是单纯的限制性断食,女性每天应摄食充分的蛋白质、不饱和性脂肪、多糖等,其中,维生素、矿物质等均是对月经有利的营养素。①脂肪。如坚果类、鳄梨、深海鱼油等有助于激素的产生。②铁元素。如肉类、动物内脏、深绿色植物等,有助于避免因月经而引起的缺铁性贫血。③VitB。如粗谷物类、豆类、蛋类等,有助于中枢神经和激素的平衡。④钙与镁。有助于缓解经前期综合征、调节神经与肌肉状态。其次,应避免饮食高糖分、高咖啡、油炸及刺激辛辣等。(三)适量运动,舒缓情绪压力。适当的锻炼可增强体质和促进血液循环及内分泌,每周运动3到5次,运动量为中等强度(快走、瑜伽、游泳等),每次运动30到60分钟,运动有利于缓解焦虑、抑郁、愤怒等负面情绪,保持内分泌系统平衡,同时,女性也要注意控制情绪,不使自己长时间处于紧张、焦虑的情境当中,具体可通过冥想、呼吸放松、写日记、诉苦等进行压力的释放,促进心理健康。
何时需要就医?多数因熬夜、节食造成的月经问题,经过生活习惯的改变是可以得到纠正的,但如果有以下情况出现就要考虑看医生了。(一)闭经3个月及以上,经血颜色有异常(黑色、粉水样)或者有恶臭。(二)月经持续时间10天以上,经期伴有剧痛且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三)伴有明显体重下降、脱发、乳房变小等症状。医生会根据激素六项、B超盆腔等检查,考虑是否存在有无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紊乱或子宫内膜疾病等,给予相应的治疗。
综上所述,月经是女性机体健康的晴雨表,熬夜与节食就是破坏这个晴雨表的“隐形杀手”,通过调整作息、饮食与心理使大多数女性回归正轨。“出走”的经血,愿天下所有的女生从自身开始,爱护自己,从月经开始,做一个健康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