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王玉
脑梗作为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不仅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也给家庭带来了不小的负担。然而,正是在这样的时刻,家人的关爱与护理成了患者康复之路上最坚实的后盾。
饮食管理:科学调配,均衡营养。低盐低脂:减少盐分和油脂的摄入,以降低高血压和高血脂的风险,这是预防脑梗复发的重要因素,可选择清淡的食物,避免油炸、腌制等高盐高脂食品。高纤维: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因为用力排便可能增加颅内压,不利于病情稳定。适量蛋白:选择优质蛋白来源,如鱼、瘦肉、豆制品等,以满足身体修复所需,同时避免过量蛋白质加重肾脏负担。水分充足: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稀释血液,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但需注意吞咽困难的患者饮水需谨慎,要防误吸。
病情监测:细致入微,及时响应。定期测量:每日固定时间测量血压,关注其波动情况,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生活方式。意识状态:留意患者的清醒程度,是否有嗜睡、昏迷等异常表现,这可能与病情恶化有关。言语与肢体:观察患者的言语是否清晰,肢体活动是否自如,任何细微的变化都可能预示着病情的发展。情绪变化:脑梗患者常伴有情绪波动,家属需耐心倾听,适时给予安慰和鼓励,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康复训练: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肢体运动:从简单的关节活动开始,逐步过渡到力量训练和平衡练习,增强肌肉力量和协调性。语言功能:通过图片、实物等辅助工具,引导患者进行发音练习和对话训练,逐步恢复语言能力。认知训练:利用记忆游戏、拼图等活动,刺激大脑活跃度,延缓认知衰退。日常生活能力:鼓励患者参与日常活动,如穿衣、洗漱、进食等,逐步提升自理能力。
心理支持:温暖陪伴,积极心态。倾听与理解:耐心倾听患者的感受和诉求,理解其情绪波动,避免责备或忽视。情感交流:经常与患者沟通,分享生活点滴,增强其归属感和价值感。正面引导:鼓励患者保持乐观态度,看到康复的希望,参与社交活动,拓宽生活圈。专业咨询:若患者情绪问题严重,应及时寻求心理咨询师或精神科医生的帮助。
安全防护:细致入微,预防意外。环境改造:移除家中可能绊倒的障碍物,安装扶手和防滑垫,确保浴室、厨房等区域的安全。用药监督:严格按照医嘱给患者服药,避免漏服或多服,定期复诊调整治疗方案。日常看护: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进行日常活动时需有人陪同,防止跌倒。紧急情况应对:制定紧急联系人名单,学习基本的急救知识,如心肺复苏术,以备不时之需。
并发症预防:全面管理,降低风险。定期翻身: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至少每两小时翻身一次,使用气垫床等辅助设备,预防压疮。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定期刷牙或使用漱口水,预防口腔感染。呼吸道管理: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必要时进行吸痰,预防肺部感染。定期复诊:定期带患者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包括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等,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