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3版 科普

别让流感“赖上”:这些护理妙招快收下!

人口健康报 | 2025年05月15日

  □田东县人民医院 向春燕

  流感即流行性感冒,有很强的传染性。人们感染流感病毒后,身体会产生明显不适,为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等带来阻碍。据统计,全球流感发生率很高,婴儿、孕妇、老年人、慢性基础病患者为高危群体。由此可知防护流感极为重要。

  流感简述。因感染流感病毒诱发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即流感。常见症状是咳嗽、高热、头痛、乏力等。传染途径为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病情不严重时,3到14天可以自行痊愈。然而,若病情严重,将有可能诱发肺炎,继而威胁生命。依据流感病毒差异,可划分成乙型流感、甲型流感等,依据严重程度差异,可划分成危重症流感、重症流感、普通流感。据调查,气候、身体素质、劳累、慢性基础病、压力等为流感发生的因素,重症流感患者多是不足5岁的小儿、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慢性基础病人群、肥胖人、孕妇等。流感病毒侵入机体后会有1到7天的潜伏期,而后逐渐产生流感症状。一般情况下,流感会持续4到7天,部分患者的咳嗽症状会持续更久,轻度患者症状多较轻,3天之内可以恢复健康,重症患者有可能诱发病毒性肺炎、心肌炎、心包炎、呼吸衰竭等重症疾病。

  流感预防策略。婴幼儿身体免疫力未发育成熟,预防流感方法的最佳策略是接种流行性感冒病毒疫苗,能够使免疫抗体得到刺激,增强机体抵抗流感病毒能力,继而降低感染流感病毒概率。日常饮食应保障营养均衡,确保每天摄取的矿物质、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充足,重视每日运动锻炼,根据自身条件选择运动项目,包括散步、慢跑、太极拳、瑜伽等,可以增强机体免疫抵抗能力,降低流感发生率。重视日常卫生,以流动水、洗手液或香皂等清洁手部,外出归家、便后餐前、触碰公共物品之后清洗手部,清洁时应严格遵行七步洗手法,尽可能减少手部接触嘴巴、鼻子、眼睛等位置,以防止病毒经黏膜入侵。此外,每天进行开窗通风,确保室内空气清新,可以降低空气内流感病毒的浓度。春、冬两季为流感高发期,在此期间降低去往通风不佳、人群密集处,包括剧院、电影院、商场等,若无法避免,可在前去时戴好口罩,降低接触流感病毒可能性。

  流感护理策略。身体出现流感症状及时就医,对于自身疾病有疑惑时,向医护人员咨询,以了解自身病情,同时重视医嘱,严格按照医嘱服用药物,如果服药后出现明显不适症状,立即与医师沟通,诚实、清楚告知身体感受,以便医师调整方案。流感能够引起身体不适,从而影响心理情绪,患者可通过看电视、阅读、交谈等方式分散注意力,能够减轻不适感受,家人通过交流方式对患者进行鼓励,表达关怀与支持,可以减轻患者的消极情绪;与此同时,阅读流感相关的科普文章、卫生报刊、宣教手册等资料,促使患者对流感的认知水平提高,并清楚隔离意义,能够减轻患者因隔离产生的负性情绪。此外,保持充足休息时间,良好的睡眠状态能够促进身体恢复速度。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量运动训练,外出时佩戴口罩,不前往人流密集场所。居家隔离时,和家人之间的安全距离为1米以上,室内每天进行两次通风,每次通风时间为30min,对于患者所用物品、生存空间进行每天消毒处理。患者居家治疗护理过程中,每日饮水量适当增加,多食用水果、蔬菜,以补充矿物质、维生素,准备面条、粥、蒸蛋、土豆泥等易消化食物,可以减轻胃肠负担;此外,适当准备奶制品、豆腐、鱼、瘦肉、花生、杏仁等食物,有利于保障患者每天摄取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多种营养,饮食准则为少食多餐。另外,家人需密切注意患者的身体变化,如果患者出现体温过高、高热持续不降、呼吸困难等情况时立即到院就医,以免病情进一步加重。

  总而言之,预防流感对于保护人们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避免流感加重,发生流感后实施用药指导、心理护理、睡眠护理、环境护理、运动护理、饮食护理、病情监测护理等措施,可以控制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