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第三人民医院 肖正明
睡眠对于维持人体健康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与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功能都存在密切相关性。但许多老年人,因为大脑皮质功能减退和新陈代谢减慢等问题,更容易存在睡眠障碍。那么,针对老年人睡眠障碍问题我们应当怎么做呢?
老年人睡眠障碍的表现都有哪些?其一,入睡和持续睡眠困难。这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表现。大多由于多种干扰因素影响,导致老年人常常难以入睡或者不能够保持睡眠状态。具体表现为睡眠的潜伏期延长,老年人常处于半梦半醒状态,无法进入深度睡眠。往往都属于片段式睡眠,很难睡着,但睡后容易醒来。而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加或其他疾病的影响,还会出现睡眠昼夜节律障碍问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日夜颠倒。其二,睡眠呼吸障碍也属于睡眠障碍的表现之一。其主要是指在老年人睡眠后出现的睡眠呼吸暂停、睡眠加重呼吸疾病、夜间吸入或者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其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属于老年人群体当中最常见的一种睡眠呼吸障碍,同时这个症状还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出现发病率的增加。最为常见的就是阻塞性呼吸暂停,轻症多表现为打鼾,重症可能会出现夜间心律失常、肺动脉高压、抽搐,甚至卒中、猝死。其三,嗜睡也是较为常见的老年人睡眠障碍表现。脑萎缩、脑血管病、脑肿瘤、脑动脉硬化等脑部疾病以及肺部感染、心衰、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全身病变都有可能。由于老年人对于身体病变的反应迟钝或者症状不明显,转而表现为嗜睡状态。
如何防治老年人睡眠障碍呢?(一)非药物治疗(首选)。老年人出现睡眠问题后,可通过相关的睡眠卫生教育,固定作息时间,调整卧室环境等改善睡眠。也可在专业人士的帮助指导下,通过认知行为疗法进行睡眠限制,睡眠系统训练的方案改善睡眠。还可以通过一定的物理治疗方式如光照疗法、音乐疗法、经颅磁刺激治疗等改善睡眠,非药物治疗的优点是接受程度高,无明显副作用等。(二)药物治疗。在非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如果老年人的睡眠障碍较为严重,出现了长期睡眠障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及身体健康时,可在专业医生的指导建议下使用治疗失眠的药物。目前临床上当前较为常见的药物一种是非苯二氮卓类药物,如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唑吡坦、扎来普隆等药物。该类药物依赖成瘾性较小,药物代谢周期相对较短,适合入睡困难及睡眠维持的需要。另一种常用的苯二氮卓类药物:例如阿普唑仑、艾司唑仑、氯硝西泮、劳拉西泮、奥沙西泮等。该类药物目前在临床中被大量使用,普遍存在依赖程度高,用量越来越大,停药困难等,且老年患者服用后存在加重认知障碍、跌倒摔伤等次发风险。还有低剂量的抗抑郁药物如米氮平、曲唑酮等,但需定期评估药物的副作用。临床医生在日常工作中甚至会遇到一些老年人仅仅因为睡眠问题,听从熟人的介绍,自行服用氯氮平、氯丙嗪、奥氮平等抗精神病药用于睡眠障碍治疗,不合理的用药会对老年人的身体造成严重的损害,我们一定要在医生的诊疗下使用合适的药物。(三)养成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对老年人来说,午睡时间应当不超过半小时。同时,在非睡眠时间应当尽量避免躺在床上,所有活动都应当在卧室以外的地方进行,当有睡意时再上床睡觉。避免在睡前使用各类电子产品,以免导致神经兴奋。此外,日常生活当中,也要保持良好的睡眠规律,不要随意扰乱生物钟。(四)进行运动锻炼。适当运动有利于促进睡眠运动时间应当以白天为主,最好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户外运动,其光照可以调节人体褪黑素分泌,使其夜间分泌增加,从而提高睡眠质量。同时,还要注意在睡觉之前的3小时内应当避免进行大量的运动,以免神经兴奋,入睡困难。运动方式应当以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为主,例如散步、慢跑、游泳等等,不建议能够使中老年人运动后心率加年龄超过170,以免过度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