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2版 科普

过敏性紫癜与普通皮疹:家长必知的五项区别

人口健康报 | 2025年05月15日

  □防城港市上思县人民医院 吕超鹏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皮肤问题时有发生,其中过敏性紫癜和普通皮疹是两种较为常见的,但它们的病因、症状、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都存在显著差异。家长应了解这些区别点,以便在孩子出现皮肤问题时能够准确识别并及时就医。

  定义病因不同。(一)过敏性紫癜。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以小血管炎症为主要病变的全身性血管炎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便血及血尿等。过敏性紫癜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但通常认为与感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过敏(如食物、药物、花粉等过敏原)、遗传及免疫异常等因素有关。(二)普通皮疹。皮疹是皮肤病变的一种表现形式,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感染、过敏、药物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普通皮疹的病因多样,常见的包括病毒感染(如风疹、麻疹)、细菌感染(如猩红热)、过敏反应(如荨麻疹)、药物副作用等。

  症状表现不同。(一)过敏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的皮肤表现主要为紫癜,即皮肤或黏膜上出现紫红色或暗红色的瘀点、瘀斑,压之不褪色。这些紫癜通常对称分布,以下肢和臀部多见,也可累及上肢、面部等部位。除了皮肤紫癜外,过敏性紫癜还可能伴随关节肿痛、腹痛、便血、血尿等症状。关节肿痛多累及膝、踝、肘、腕等大关节,呈游走性、反复性发作;腹痛多为阵发性绞痛,可伴有恶心、呕吐;便血和血尿则是由于消化道和肾脏受累所致。(二)普通皮疹。普通皮疹的症状表现多样,可以是红斑、丘疹、水疱、脓疱等。皮疹的颜色、形态和分布因病因不同而各异。例如,风疹的皮疹为淡红色斑丘疹,麻疹的皮疹为红色斑丘疹,猩红热的皮疹为弥漫性鲜红色皮疹等。普通皮疹的伴随症状也因病因不同而各异。如病毒感染引起的皮疹可能伴有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过敏引起的皮疹可能伴有瘙痒、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药物反应引起的皮疹可能伴有发热、关节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发病特点不同。(一)过敏性紫癜。多见于学龄期儿童,但也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发病季节:过敏性紫癜的发病季节无明显特异性,但某些感染因素(如链球菌感染)可能在冬春季节更为常见。病程特点:过敏性紫癜的病程较长且易反复发作,部分患者在初次发病后,可在数周至数月内再次发作,甚至形成慢性过程。(二)普通皮疹。普通皮疹的发病年龄因病因不同而各异。发病季节:普通皮疹的发病季节也与病因有关,如麻疹多见于冬春季节,猩红热多见于冬春季,而荨麻疹则无明显季节性。病程特点:普通皮疹的病程因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而异,如病毒感染引起的皮疹通常具有自限性、病程较短,而过敏引起的皮疹则可能反复发作,病程较长。

  检查不同。(一)过敏性紫癜。进行血常规、尿常规以及凝血功能测定时,患者常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尿蛋白阳性及凝血时间延长的现象。(二)普通皮疹。患者的血液学指标一般正常,过敏原检测和炎症指标的变化可以确定过敏原并评估过敏反应的程度。

  治疗预防不同。(一)过敏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对于轻症患者,可能只需要休息、避免过敏原和对症治疗(如抗过敏药、止痛药等);对于重症患者,则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进行治疗。此外,还需要关注孩子的全身症状并进行相应的治疗。过敏性紫癜的预后因个体差异而异。大多数患儿在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后能够康复,但仍有部分患儿可能发展为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因此需要长期随访和监测。(二)普通皮疹。普通皮疹的治疗则主要针对病因进行。如果是皮肤过敏引起的皮疹,应避免接触过敏原并使用抗过敏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是感染引起的皮疹,则应根据病原体类型使用相应的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普通皮疹的预后通常较好。在去除病因和进行对症治疗后,大多数皮疹能够逐渐消退并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