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版 科普

人越老觉越少?一起了解老年人应对失眠之法

人口健康报 | 2025年05月15日

  □桓台县果里镇周家卫生院 毕春秀

  “人越老觉越少”,这句俗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老年人普遍面临的睡眠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老年人会发现自己的睡眠质量逐渐下降,失眠成了常见的困扰。失眠不仅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对其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负面影响。

  了解老年人失眠的原因。生理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衰退,褪黑素分泌减少,导致生物钟调节功能下降,进而影响睡眠。心理因素。退休、丧偶、子女离家等生活事件可能给老年人带来心理压力和孤独感,导致失眠。生活习惯。不规律的作息时间、午睡时间过长、睡前饮茶等不良生活习惯都可能影响老年人的睡眠。环境因素。睡眠环境嘈杂、光线过强、温度过高或过低等都不利于老年人的睡眠。疾病影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等,以及疼痛、尿频等症状都可能干扰老年人的睡眠。

  科学应对老年人失眠的方法。调整作息时间。保持规律:老年人应尽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按时上床睡觉和起床,即使节假日也不要有太大变动。这有助于调整生物钟,提高睡眠质量。避免午睡过长:虽然适当的午睡有助于缓解疲劳,但午睡时间过长可能会影响夜间的睡眠质量。建议老年人将午睡时间控制在30分钟至1小时之间。改善睡眠环境。营造安静氛围:确保卧室安静、舒适,避免嘈杂的声响干扰睡眠。可以使用耳塞或白噪音机器来屏蔽外界噪音。调整光线和温度:保持卧室光线柔和,避免过强的光线刺激眼睛。同时,调整室内温度至适宜范围,既不过热也不过冷。选择舒适床品:使用舒适的床垫和枕头,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床垫应软硬适中,枕头的高度和材质也应根据个人喜好和身体状况来选择。调整饮食习惯。避免刺激性食物:睡前避免饮用含咖啡因的饮食,如浓茶、巧克力等。同时,减少辛辣、油腻食物的摄入。适量饮水:睡前适量饮水有助于保持身体水分平衡,但应避免过量饮水,以免夜间频繁起夜。晚餐不宜过饱:晚餐应清淡易消化,避免过饱。过饱的晚餐可能导致胃部不适,进而影响睡眠。适量运动。选择适合的运动:老年人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这些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提高睡眠质量。避免剧烈运动:睡前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身体过于兴奋,难以入睡。运动时间最好安排在白天或傍晚时分。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短期使用助眠药物:若失眠严重且其他方法无效,可在医生指导下短期、小剂量使用助眠药物,优先选择非苯二氮卓类(如唑吡坦)或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如雷美替胺)。苯二氮卓类药物(如地西泮)可能增加老年人跌倒、认知障碍风险,需谨慎使用。褪黑素补充剂对部分因褪黑素缺乏的失眠可能有效,但剂量和疗程需遵医嘱,避免长期依赖。中医调理。头部按摩:通过按摩头部穴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紧张情绪,有助于睡眠。常见的头部穴位,包括百会穴,太阳穴,风池穴,神庭穴等。耳穴压豆:耳穴压豆疗法是我国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通过刺激耳部特定穴位调节脏腑功能,常用于改善失眠的问题。中药调理:中医认为失眠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部分研究显示酸枣仁、远志等中药可能辅助改善睡眠,但需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使用,避免自行服药。针灸治疗:针灸治疗失眠具有一定的疗效。通过刺激相关穴位,可以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改善睡眠质量。但针灸治疗也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注意事项。避免自行用药:老年人应避免自行购买和使用助眠药物,以免产生副作用或药物依赖。定期复查:如果老年人长期失眠且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以排除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失眠。结合个人情况:以上方法并非适用于所有老年人,应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生活习惯来选择合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