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中医院 吴俊健
每到季节变化的时候,许多孩子都会出现反复感冒的情况,在感冒刚好没几天后又开始出现咳嗽、流涕、鼻塞等表现,令家长十分苦恼。家长在寻找解决办法的时候,医生建议将中医调理体质以及西医抗病毒作为预防和治疗感冒的主要手段,家长应当如何选择呢?
什么情况可以判断为孩子反复感冒?孩子反复感冒在医学上被叫作反复呼吸道感染。反复呼吸道感染是指孩子在一年内出现上呼吸道感染或下呼吸道感染的次数超出正常范围。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而言,每年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感染的正常次数有所不同。例如,对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来讲,其每年上呼吸道感染次数超过7次,反复支气管炎次数超过3次,反复肺炎超过2次即可诊断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对于3岁至5岁的孩子来讲,其每年上呼吸道感染次数超过6次,下呼吸道感染次数超过2次即可诊断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对于5岁以上的孩子来讲,其每年上呼吸道感染次数超过5次,下呼吸道感染次数超过2次即可诊断为反复呼吸道感染。
中医调理体质的方法。中医观点认为,孩子反复感冒的主要原因就是孩子的身体素质存在问题,其中主要的问题包括禀赋不足,体质柔弱;喂养不当,脾胃受损;顾护失宜,不耐寒热等。虚者正气不足,卫外不固;实者邪热内伏,遇感乃发。但反复呼吸道感染以虚证为主,所以中医建议家长通过调理体质的方法应对孩子反复感冒现象。(一)扶正固表,调和营卫。中医主要采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方剂对孩子的体质进行调理,避免孩子反复感冒。如果孩子出汗比较多,可以添加碧桃干帮助孩子止汗;如果孩子咳嗽较为严重,则可以添加百部、杏仁、炙枇杷叶、炙款冬花等改善孩子的肺部功能,帮助其止咳;如果孩子的体温较高,则可以添加青蒿、连翘、银柴胡帮助孩子降低体温。(二)健脾益气,补肺固表。中医主要采用玉屏风散加味方剂对孩子的体质进行调理,帮助其补益肺气,强化脾脏功能。若孩子体内残余邪气未完全清除,可添加大青叶、黄芩、连翘等药材以清除余热;若孩子出汗过多,可添加穞豆衣、五味子以固表止汗;若孩子食欲缺乏、厌食,可加入鸡内金、炒谷芽、山楂以开胃助消化;若孩子出现大便稀溏,可使用炒薏苡仁、茯苓来健脾化湿。(三)补肾壮骨,填阴温阳。中医主要采用补肾地黄丸加味方剂对孩子的体质进行调理,帮助其强肾壮骨,滋阴暖阳。若孩子出现多汗现象,可添加黄芪、煅龙骨以益气固表;若孩子伴有低热表现,可添加鳖甲、地骨皮来清虚热;若孩子出现阳虚情况,可添加鹿茸、紫河车、肉苁蓉以温阳固本。
西医治疗的方法。西医在对孩子反复感冒进行治疗时,通常根据患儿感染类型而采取不同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一)病毒感染治疗。如果孩子为病毒感染,西医通常会建议家长使用以下药物对孩子进行治疗。①磷酸奥司他韦:该药物用于甲型及乙型流感治疗中,应在首次出现症状48小时内使用,1岁以上儿童,体 重≤15kg、30mg/次,体 重 15kg 到23kg、45mg/次,体重23kg到40kg、60mg/次,体重>40kg、75mg/次,每日2次、连用5日。②干扰素α: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可用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急性上、下呼吸道感染,疱疹性咽峡炎及手足口病等。喷雾或雾化治疗一般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③利巴韦林:为广谱抗病毒药物,虽具有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等多种病毒的作用,但因其不良反应较多且严重,不常规推荐治疗儿童病毒感染性呼吸道疾病。(二)细菌感染治疗。如果孩子为细菌感染,西医通常会建议家长使用以下药物对孩子进行治疗。①青霉素类或头孢类抗生素:当孩子确诊为细菌感染时,青霉素类或头孢类抗生素是常用的治疗药物,此类药物可以有效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消除感染。②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果孩子对青霉素类或头孢类抗生素过敏,医生可能会推荐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此类药物同样具有抗菌作用,但用药时需注意可能会出现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