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版 科普

社区肺炎高发季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

人口健康报 | 2025年05月15日

  □恭城瑶族自治县中医医院 刘素荣

  每到秋冬季节,社区肺炎的发病率便明显上升,成为威胁儿童、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健康的重要疾病。如何在肺炎高发季节有效预防疾病,保护自己和家人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将从社区肺炎的病因、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预防措施及科学治疗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帮助大家安全度过肺炎高发季。

  什么是社区肺炎?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指在医院外感染的肺部炎症性疾病,主要由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体引起。与医院获得性肺炎不同,社区肺炎的患者在发病前未曾接受过长期住院治疗或侵入性医疗操作。

  导致社区肺炎的常见的病原体。(一)细菌。肺炎链球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此外还有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二)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可引发或加重肺炎。(三)支原体和衣原体。主要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症状较轻,但易传播。

  社区肺炎的传播途径。(一)空气飞沫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时,病原体通过飞沫传播,健康人吸入后可能被感染。(二)接触传播。接触被污染的物品(如门把手、手机)后,再触摸口鼻可导致感染。(三)直接接触。与患者密切接触,如共用餐具、亲密接触等,可增加感染风险。

  哪些人容易感染社区肺炎?社区肺炎并非人人易感,但以下人群的感染风险较高,应特别注意预防。老年人(65岁以上):免疫力下降,易感染且病情较重。婴幼儿(5岁以下):呼吸道免疫屏障尚未发育完全,易感病原体感染。慢性病患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心血管疾病等患者免疫功能较弱,感染后恢复较慢。免疫功能低下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肿瘤放化疗患者更易发生严重肺炎。吸烟者:长期吸烟会损害肺部黏膜,降低气道的防御能力。

  如何预防社区肺炎?(一)接种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建议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及高风险人群接种,可有效预防肺炎球菌感染。流感疫苗:流感病毒可导致肺炎,接种流感疫苗可降低感染风险。(二)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触摸口鼻。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防止飞沫传播。定期清洁和消毒高频接触的物品,如手机、门把手等。(三)注意个人防护。在流感高发季节佩戴口罩,尤其在人群密集的场所。避免与患病者密切接触,减少感染风险。保持社交距离,降低传播可能性。(四)改善生活习惯。适量运动,提高免疫力。均衡饮食,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保持充足睡眠,减少熬夜。适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寒导致抵抗力下降。(五)改善居住环境。室内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使用空气净化器,减少空气污染对肺部的损害。控制室内湿度,避免细菌和霉菌滋生。

  社区肺炎的早期症状与就医建议。(一)社区肺炎的早期症状。持续咳嗽,可能有黄色或绿色痰液。高烧、寒战,部分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胸痛,深呼吸或咳嗽时加重。呼吸急促,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乏力、食欲减退、头痛等全身症状。(二)何时需要就医。持续高热超过48小时。呼吸困难或气短。咳嗽加重,痰液带血或呈锈色。胸痛明显。老年人或慢性病患者病情加重。

  如何科学治疗社区肺炎?(一)对症治疗。轻症患者可在家休息,多饮水,保持良好营养。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可用于缓解发热和头痛。适当使用镇咳药,但不宜完全抑制咳嗽,以利于痰液排出。(二)抗生素治疗。细菌性肺炎需要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阿莫西林、头孢类药物等。不要随意使用抗生素,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三)住院治疗。中重度肺炎患者可能需要住院,包括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及病情进展迅速者。住院期间可能需要氧疗、静脉输液及更高级别的监护。

  社区肺炎虽然常见,但通过科学预防和合理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避免严重并发症。接种疫苗、保持卫生习惯、增强自身免疫力是防控社区肺炎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