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功能检查科 都雯 马文娟
心律失常是一个不容小觑的“隐形杀手”,它平时潜伏,随时可能发作,打乱我们生活的节奏。心律失常是人们发生心血管疾病之后的主要症状之一,根据患者的病情不同,患者心律失常的表现也不尽相同,但毫无疑问只要出现心律失常的症状,患者的心脏就已经出现了一定的病变。
什么是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指的是人们的心脏在某些原因的刺激下出现的心脏电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是激动次序发生异常的一种疾病。人的心脏是通过其四个腔室的收缩实现对人体的血液供应,而心脏的跳动则需要依靠心脏的窦房结产生放电冲动并传导至人的心脏各部,一旦人们心脏的窦房结向心脏各部产生的电流传导出现问题,就很容易影响到患者心脏的正常工作,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导致患者身体的血液循环无法正常进行,而这种心脏电流传导异常引发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就属于心律失常。
怎样自我识别心律失常?(一)观察症状表现。在自我诊断心律失常这种疾病的过程当中,人们首先可以采取观察自身的症状表现的方式判断是否发生心律失常。通常情况下,心律失常这种情况引发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心悸、乏力、难以活动、呼吸困难以及意识模糊、反复咳嗽、头晕头痛等,但不同的患者的症状表现却不尽相同。其中,轻症心律失常的患者会突然出现规律或不规律的心悸、胸痛、眩晕、心前区不适、手足发凉等症状,部分病情较轻的患者甚至不会出现任何外在症状表现。重症心律失常患者则可能在上述症状的基础上出现黑曚、晕厥、抽搐等情况。患者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检查治疗。(二)感受脉搏节律。除了观察自身的症状表现之外,感受自身的脉搏节律也是一种自我识别心律失常的有效措施,人们只要将食指和中指轻轻按在手腕的桡动脉或是颈部的颈动脉处感受脉搏的节律进行判断即可。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为每分钟60到100次左右,脉搏跳动的节奏是相对均匀的,如果人们发现自身出现脉搏次数超过100次每分钟、低于60次每分钟或是房颤时脉搏快慢不一、强弱不等之类的情况,就说明人们可能存在心律失常的情况。(三)借助工具辅助。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一些医用设备已经逐渐进入了民用领域,人们只要购买家用设备之后在家中进行监测即可,其中家用心电图仪就是一种常见的类型,人们只要将其按照说明书连接在身上,即可通过对自身心电图的观察来初步判断心律失常的类型。此外,近年来高速发展的智能穿戴设备也集成了许多医用的功能,人们可以选择购买支持心率监测和心律失常预警的智能手表或手环佩戴,即可通过手表或手环的预警及时识别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应该如何救治?(一)药物治疗。目前临床上对心律失常这种疾病的治疗通常以药物治疗为主,但使用的药物却会因为患者状况的不同存在一定的差别。一方面,医护人员会根据患者的病情为患者开出一些治疗或控制原发病症如冠心病、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等疾病的药物。另一方面,医护人员则会根据患者心律失常的类型使用对应的药物。其中,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通常需要使用增强心肌自律性或加速心肌传导的药物如异丙肾上腺素、阿托品以及碳酸氢钠等进行治疗,而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则需要使用洋地黄制剂、苯福林等进行治疗。(二)手术治疗。与其他疾病的治疗方法所不同,心律失常的手术治疗并没有统一的手术方法,这是因为手术治疗的措施是通过对那些导致心律失常的原发病症的治疗来控制心律失常的。比如,对于因冠心病导致的心律失常,医护人员在使用药物控制无效的情况下通过置入冠状动脉支架或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部位的两端进行搭桥来缓解患者的心肌缺血缺氧情况,进而消除患者的心律失常;对心肌炎患者可以通过植入临时心脏起搏器来改善患者的心脏传导状况,从而有效消除患者的心律失常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