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版 科普

小儿反复咳嗽?中医有妙方

人口健康报 | 2025年05月15日

  □枣庄市妇幼保健院 宋笑笑

  小儿反复咳嗽是让众多家长头疼不已的问题,不仅影响孩子的日常生活和睡眠,也牵动着家长的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中医在治疗小儿反复咳嗽方面的独特方法和优势。

  中医对小儿反复咳嗽的认识。肺就像人体的“华盖”,居于高位,直接与外界相通,外邪侵袭人体,肺往往首当其冲。中医认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肺常不足。一旦受风寒等邪气的侵犯,容易引发咳嗽。此外,小儿脾胃功能也相对较弱,若喂养不当,过食生冷、油腻、甜腻之品,会损伤脾胃,导致水谷运化失常,聚湿生痰,痰浊上贮于肺,也会引起咳嗽。而且,小儿咳嗽若治疗不彻底,病邪残留,容易伏藏于肺,在一定条件下再次引发咳嗽,形成反复咳嗽的情况。

  中医治疗方法。(一)中药调理。对于风寒咳嗽,常见症状有咳嗽声重,痰白清稀,伴有鼻塞、流清涕、怕冷等,常用杏苏散加减,以疏风散寒、宣肺止咳。风热咳嗽则表现为咳嗽气喘,痰黄黏稠,伴有发热、咽痛、流黄涕等,桑菊饮是常用的方剂,起到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的作用。对于痰湿咳嗽,孩子咳嗽痰多,色白而稀,胸闷纳呆,一般用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以燥湿化痰、理气止咳。如果是阴虚咳嗽,咳嗽日久,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伴有低热、盗汗、咽干口燥等,沙参麦冬汤是不错的选择,能滋阴润肺、止咳化痰。(二)推拿按摩。小儿推拿是中医外治疗法的一种,深受家长们的喜爱。通过特定的手法作用于小儿体表的穴位,以调整经络气血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比如开天门,用两手拇指指腹自小儿眉心交替向上直推至前发际,能疏风解表、醒脑安神;推坎宫,两拇指自小儿眉心向眉梢分推,可疏风解表、醒脑明目、止头痛;揉膻中,膻中穴位于两乳头连线中点,按揉此穴能宽胸理气、止咳化痰;分推肩胛骨,从肩井穴开始,沿肩胛骨内侧缘,双手拇指指腹或食、中指指腹自上向下做弧形分推,对各种咳嗽都有很好的疗效。推拿按摩操作简单,无痛苦,孩子容易接受。(三)艾灸。艾灸是利用艾草燃烧产生的温热刺激穴位,起到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和气血的作用。对于小儿反复咳嗽属寒证的情况,艾灸效果显著。常用的穴位有肺俞穴,它是肺的背俞穴,艾灸此处能补肺益气、止咳平喘;还有大椎穴,为诸阳之会,艾灸大椎可激发阳气、散寒解表。艾灸时要注意温度和距离,避免烫伤孩子,一般每次艾灸10到15分钟,每周2到3次。(四)穴位贴敷。穴位贴敷是将中药制成膏剂或散剂,贴敷在特定的穴位上,通过皮肤渗透,使药物作用于经络脏腑,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小儿反复咳嗽的治疗中,常选用肺俞、膻中、定喘等穴位。比如在夏季三伏天和冬季三九天进行的“三伏贴”和“三九贴”,依据中医“冬病夏治”“冬病冬防”的理论,此时人体阳气最为旺盛或潜藏,通过穴位贴敷,能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和治疗小儿反复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

  日常护理与预防。(一)饮食调理。饮食对于小儿的健康至关重要。要避免孩子食用生冷食物,这些食物易损伤脾胃阳气,加重咳嗽。少吃油腻、甜腻食物,如油炸食品、蛋糕等,以免助湿生痰。可以多给孩子吃一些清淡易消化且具有润肺止咳作用的食物,如梨、百合、银耳、山药等。例如,煮一碗梨汤,将梨去皮去核切成小块,加水煮20到30分钟,让孩子饮用汤汁,能起到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二)生活起居。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身体的恢复和生长发育。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孩子受寒或受热。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经常开窗通风,湿度保持在50%到60%,过于干燥或潮湿的环境都可能诱发咳嗽。(三)适当运动。鼓励孩子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如散步、跳绳、拍球等,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但要注意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孩子过度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