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张瑞雨
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肾脏无法像正常人一样高效地过滤和排泄体内的代谢废物与多余水分。在慢性肾脏病的治疗与康复进程中,饮食管理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合理的饮食不仅能有效延缓病情进展,还能显著减轻肾脏的工作负担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低盐饮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而言,高盐饮食就像“定时炸弹”。过多的盐分摄入会导致体内水分潴留,进而使血容量增加,引起血压升高。而高血压又会进一步加重肾脏的损害,形成恶性循环。长期的高盐饮食还可能引发水肿,让患者身体出现肿胀不适,影响日常生活。因此,严格控制盐分摄入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来说非常重要。建议慢性肾脏病患者每日盐的摄入量严格控制在3克以内。这个量看似很少,但实际上很多看似普通的食物中都隐藏着大量的盐分。比如我们常吃的咸菜,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大量的盐来腌制,一小碟咸菜就可能含有超过每日推荐摄入量的盐分;腌制食品是高盐食物的典型代表,像腌肉等,它们在腌制过程中为了防腐和增加风味,添加了大量的盐。快餐和加工食品也是“盐分大户”,如薯片、饼干、方便面等,这些食品为了提升口感和延长保质期,往往添加了大量的盐和其他调味料。此外,高盐调味品如酱油、黄酱等,在使用时也要格外小心,尽量减少使用量;在烹饪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一些巧妙的技巧来减少盐的使用。比如,利用葱、姜、蒜等调料的特殊味道来增添菜肴的风味,从而减少对盐的依赖。做菜时不要一次性将所有酱油倒入锅中,可以留一部分在菜肴出锅后蘸着吃,或者用来勾芡,这样既能保证味道又能减少盐分的摄入。
低脂饮食。脂肪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但过多的脂肪摄入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来说却是一种负担。过多的脂肪会在体内堆积,导致体重增加,增加肾脏的代谢负担。同时,高脂肪饮食还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这些并发症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病情。在烹饪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动物油脂如猪油、牛油等。动物油脂中含有较高的饱和脂肪酸,长期过量摄入会增加血液中的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不利于心血管健康。这些胆固醇会在血管壁上沉积,形成斑块,导致血管狭窄,影响血液循环;虽然慢性肾脏病患者需要限制脂肪摄入,但也不能完全不吃脂肪。可以选择一些健康的脂肪来源,如橄榄油、菜籽油等,它们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另外鱼油中含有丰富的欧米伽3脂肪酸,对心血管健康也有益。
优质低蛋白饮食。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肾脏功能受损,无法像正常人一样有效地排出蛋白质代谢产生的废物。如果蛋白质摄入过多,过多的废物会经过肾脏排出,加重肾脏的负担,导致病情恶化。因此合理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并选择优质蛋白质,对于保护肾脏功能至关重要。建议慢性肾脏病患者每日蛋白质的总摄入量控制0.6至0.8克/每公斤体重。例如一个体重60公斤的患者,每日蛋白质总摄入量应控制36至48克之间。这就要求患者在日常饮食中要精打细算,合理安排每餐的食物;优质蛋白应占蛋白质总摄入量的50%以上,其中优质蛋白的来源包括鸡蛋、牛奶、瘦肉(鸡肉、牛肉、猪肉等,但要注意去除肥肉部分)、鱼肉等。这些食物中的蛋白质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且比例合理,易于被人体吸收利用;植物蛋白如大豆是最佳也是最经济的植物蛋白质来源,患者可以适量食用,但要注意控制量。
低钾饮食。慢性肾脏病患者由于肾脏排钾功能受损,容易出现高钾血症。高钾血症会导致心律失常,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因此限制高钾食物的摄入是慢性肾脏病患者饮食管理的重要环节。像香蕉、橘子、土豆等都含有较高的钾,摄入过多会导致血钾升高,慢性肾脏病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而含钾量低的水果和蔬菜,如苹果、草莓等,既能满足患者对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需求,又不会引起血钾升高。还有一些减少钾摄入的烹饪技巧,如在烹饪蔬菜时,可以将蔬菜切好后,浸泡半小时以上,这样蔬菜中的钾就溶解在水中,再把水倒掉。另外将蔬菜用开水焯一下,也可以降低蔬菜的钾含量。
低磷饮食。高磷血症是慢性肾病的常见并发症,过多的磷会导致钙磷代谢紊乱,引起骨骼问题,如骨质疏松、骨软化等。同时,高磷血症还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动物内脏、坚果等食物都含有较高的磷,慢性肾脏病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可以选择一些含磷低的食物,如新鲜蔬菜(但需注意某些蔬菜如菠菜含磷也较高,应适量食用)、水果(苹果、梨等)等。这些食物中的磷含量相对较低,适合慢性肾脏病患者食用;在烹饪肉类时,可以把汤弃去再吃肉。因为肉汤中含有较多的磷,弃去汤可以减少磷的摄入。同时,要限制摄入红薯、土豆等食物,这些食物中的磷含量也相对较高。另外,加工食品如香肠、方便面、薯条等的添加剂如增鲜剂、甜味剂等,含有大量的磷,应当减少此类食品的摄入。
慢性肾脏病患者的饮食管理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严格遵守饮食原则并注重细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延缓病情进而提高生活质量,从而维持健康的生活状态。